张店区卫生健康局
标题: 第十七届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区域医疗集团建设议题完成情况
索引号: 11370303MB2861824F /2019-1816352 文号:
发文日期: 2019-08-13 发布机构: 张店区卫生健康局

第十七届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议定事项区域医疗集团建设议题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19-08-13
  • 字号:
  • |
  • 打印

近年来,我区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切入点,以推进分级诊疗为工作主线,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和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统筹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积极构建“城乡一体、中西并重、专科互联”区域医疗集团张店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现有医疗机构639家,其中公立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1家,镇卫生院7家,村卫生室105家,社会办医院42家,个体医疗机构410家。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牵头成立3个紧密型医共体,辖区二级以上医院牵头成立4个紧密型一体化医疗机构,覆盖全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区属医院对上建立26个专业学科专科联盟(协作关系)。

二、医共体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顺势而为,探索医共体建设张店模式

一是完善医疗集团建设政策体系。2019年4月区卫生健康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张店区区域医疗机构组建医疗集团实施方案(试行)》,构建医疗集团,制定《张店区医疗集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2019年张店区医疗集团建设重点任务清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责任清单》,明确章程及制度,成立理事会,开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探索,促进分级诊疗就医秩序的形成。二是建立医疗集团建设组织体系。调整由区长任主任,分管副区长任副主任的区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由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医疗集团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医疗集团设立理事会,由牵头医院院长任理事长,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理事长,实行党委领导、理事长负责下的院长管理制。三是明确医疗集团管理运行模式。成立张店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为沣水、湖田、傅家镇卫生院及凯瑞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科苑及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张店区中医院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为中埠、南定、房镇卫生院及体育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与马尚中心卫生院共建一体化医疗机构。

(二)乘势而上,探索医疗集团建设工作路径

1、统一管理,打造管理共同体。一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统一人才管理。建立医疗集团内人员柔性流动机制,派驻7名“业务院长”到镇卫生院把脉、坐诊,牵头医院每月派出1名副院长到卫生院现场指导,设立7处专家基层工作站,长期派出9名专家到7处镇卫生院长期坐诊,成立张店区临床、中医技能培训中心,2019年培训880人次。二是建立财务绩效管理中心,统一财务绩效管理。成立会计结算管理中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医疗集团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行财务统一监管,绩效考核统一标准落实。三是建立药品耗材管理中心,统一药品耗材管理。医疗集团内部摸清牵头医院、成员单位药品、耗材目录,制定统一的药品、耗材目录和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强化临床药学培训,将临床药师工作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2、共建共享,打造服务共同体。一是建立信息系统管理中心,统一信息系统管理。7处镇卫生院、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9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上线基层HIS、家医签约、基本公卫系统,基层LIS、基层PACS等系统部署完成。区属医院及区管10家医院接入一卡(一码)通程序,实现网上支付查询等业务,减少就医等待。二是建立远程中心,实现区域诊断系统共建共享。4家公立医疗机构、7家镇卫生院全部完成与山东省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的对接,基层医生得到三级医院的规范化诊疗培训,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专家会诊服务。建立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依托辖区5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区域消毒供应工作机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区域影像中心会诊病例2861例,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传输报告11267份,区域心电诊断中心会诊病例3600余例。三是建立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完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公布预约诊疗服务电话,建立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完善医疗集团转诊工作流程,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3、服务同质,建设责任共同体。一是同质化服务做强基本医疗。依托区域医疗资源,成立15个专业质控中心,实现医疗集团内管理体系、质控体系、诊疗规范、转诊服务和业务考核“五统一”。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建妇产科、骨科、中医科等10个特色专科,镇卫生院制定院内50种疾病目录,牵头医院协作规范临床诊疗路径,做强基本医疗,做好特色诊疗,实现医疗服务连续性与同质化。二是全科医生做实“健康守门人”。全区全科医生数量达295人,在农村,每个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师,达到建设标准;在城市,提前实现每万名居民拥有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要求。三是“第一村医”飞入寻常百姓家。派驻第一村医48人,覆盖111家村卫生室,各派出单位、爱心企业对卫生室进行帮扶改造、捐赠器械、药品共计39万元。四是家医签约签而有约。全区共312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二级医院选派医师对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推开2019年家医签约工作,截止到10月底,普通人群签约18 .45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9.46万人,四类人群签约3316人。

4、长效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坚持医疗集团内各成员单位财政投入政策保持不变,制定《张店区医疗集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探索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允许医疗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1-11月,医疗集团内11家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同比增加11.9%,住院人次同比增加1.3%。

三、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群众看得上病

一是重点项目重点抓。区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项目,基坑支护工作已完成,主体工程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工。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地上四层接近完工,预计12月上旬一期主体完工。二是基层建设标准化。区政府累计投资400余万元,对50家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惠及农村居民5.5万余人。目前,全区7家镇卫生院标准化达标4家,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标,6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标,10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102家,目前标准化率达96.5%,2019年年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100%。三是社会办医规范化。淄博莲池妇婴医院首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组建鲁中莲池妇幼专科联盟,覆盖50余家单位。淄博昌国医院以癫痫特色专科为发展重点,与新华医疗集团强强联合,实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跨越,爱尔眼科、可恩口腔形成一批社会办医标杆。四是以中心认证,带动医院学科发展。区中医院肛肠外科创建为市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区人民医院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单位,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癌症中心及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均处于积极建设中,计划2020年提起上级认证。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群众看得起病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8年7家镇卫生院财政投入较2015年增长23.54%,达到4146.07万元。二是完善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自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区财政拨付4家区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贴422.32万元。截止2018年12月底,医疗费用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0.62%,药占比达到23.85 %,完成了2018年控费目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逐步提升,较2015年医改前提升7.47个百分点。三是精准扶贫,惠及民生。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贫困人口发放居民健康卡,确保病有所医,贫困人口免费健康查体覆盖率达100%。在扶贫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便民惠民门诊,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等惠民措施,竭力从源头上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建立多元化服务模式,让群众看的好病

一是中医中药,简便验廉。培植康复科、骨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肛肠科等4个省级;肿瘤科、心内科等6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设立顾植山、尚德俊、周德安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3处。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10期,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4项,培训基层医疗人员1326人次。7家镇卫生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标准化国医堂,均能够开展针灸、刮痧、熏蒸等10余项中医特色服务,形成“处处百草园,家家百草香”的浓厚氛围。二是医养结合,老有所医。5家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按照“一院一室联建”的思路,统筹推进农村幸福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打造了沣水镇高东村、昌城村等第一批“一院一室联建”示范点。2018年,我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区。淄博淄建集团医院、张店区中医院、淄博博爱医院3家机构被确定为淄博医养结合示范单位。三是专科联盟,品牌优势。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与大成医院、金岭铁矿医院、四八一医院3家企业医院通过托管、整体接管等方式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区人民医院与淄博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实行一体化管理,加挂淄博市第二康复医院,成功打造省级重点专科。淄博口腔医院与山东省口腔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加强与三级医院共享人才、共建学科,形成专科服务优势品牌,惠及辖区居民。

卫生健康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下一步,将着力在医疗集团“六统一”方面,推动医疗集团内形成“管理统一、制度健全、信息联动、技术下沉、能力提升、健康促进”的工作机制,构建“3+2+1+N”(即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办医)定位合理、职责明确、运行规范的区域健康联合体。

解读人: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