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店区中医院关于2023年度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情况报告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1824F /2024-547450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9-05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卫生健康局
|
张店区中医院关于2023年度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情况报告
为适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要求,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 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现对我单位本年度资产总体、配置、使用、处置以及收益情况等分析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编制人数327人,年末实有人数327人,较上年度增加21人。
二、资产总量情况
(一)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资产总额23706.93万元,较上年增加19.27%。负债总额16927.13万元,较上年增加23.28%。净资产6779.80万元 ,较上年增加10.32%。
1.资产分布情况
我单位国有资产23706.93万元,占100%。
2.资产构成情况
流动资产14073.46万元,较上年-0.96%,占资产总额59.36%;固定资产净值8112.43万元,较上年增加91%,占资产总额34.22%;在建工程92.18万元,较上年减少80.40%,占资产总额0.39%;无形资产净值906.80万元,较上年减少4.41%,占资产总额3.83%。
3.固定资产构成情况
房屋和构筑物4357.5万元,占固定资产的19.93%(其中,房屋4339.97万元,占固定资产的19.85%);设备17416.44万元,占固定资产的79.66%(其中,车辆331.84万元,占1.52%,单价100万(含)以上(不含车辆)设备9306.38万元,占42.57%);图书和档案4.88万元,占0.02%;家具和用具84.77万元,占0.39% 。
(二)具体管理情况
1.资产配置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配置固定资产5049.66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房屋和构筑物368.02万元,占7.29%;配置设备4658.63万元,占92.26%;配置图书和档案0.05万元,占0%;配置家具和用具22.95万元,占0.45%;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4798.37万元,占95.02%;调拨251.29万元,占4.98%。
我单位配置无形资产1元。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土地使用权1元,占100%;调拨1元,占100%。
我单位配置在建工程92.18万元。
2.资产使用情况
(1)资产自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自用固定资产21863.59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100%,其中,在用21863.59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100%;自用无形资产1218万元,占账面无形资产总额的100%;其中,在用1218万元,占账面无形资产总额的100%;
(2)出租出借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无出租出借资产。
(3)对外投资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无对外投资。
3.资产处置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处置资产3.94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固定资产3.94万元,占100%;
4.资产收益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资产处置收益0.17万元。
(三)重点资产情况
1.土地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土地账面面积12117.88平方米,账面原值800万元,账面净值800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12117.88平方米,占100%。
本年度新增2184.90平方米,账面原值1元。
2.房屋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房屋账面面积24195.40平方米,账面价值4339.97万元,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1531.98平方米,占88.99%;其他用房面积2663.42平方米,占11%。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24195.40平方米,占100%。
本年度新增账面面积3758.49平方米,账面原值368.02万元。我院从2012年6月开始一直租用龙韵大厦7楼作为办公区,办公用房面积1407.44平方米。
3.车辆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车辆账面数量11辆,账面原值331.84万元,账面净值184.55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11辆,占100%。
本年度处置车辆1辆,账面原值3.94万元。
4.在建工程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账面在建工程92.18万元,其中,在建92.18万元,占100%;本年度新增92.18万元。
(四)资产绩效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固定资产成新率为37.10%。
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第一条 总务科、药械科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科负责总账,总务科、药械科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科室设置固定资产登记卡。大型贵重设备实行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第二条 固定资产购建实行论证制度。要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决策的原则,加强对立项、预算、调整、审批、执行等环节的控制。固定资产购建应由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及专业人员等共同参与,确保购建过程公开透明,降低购建成本。
第三条 加强固定资产购建与验收的管理控制。固定资产购建应由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等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确保购建过程公开透明,降低购建成本。 取得固定资产要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办理固定资产增加入帐手续。
第四条 医院在用固定资产管理,由各使用科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专人负责管理;科室固定资产一律不准私自外借、调换,如需调换时,由总务科、药械科办理调拨手续。
第五条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总务科、药械科及各使用科室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按期报废,并填制报废固定资产申请表,报院长审批后处理,大型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报废和转让应经有关部门鉴定,报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后,办理调账减值手续。
第六条 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明确清查盘点的范围、组织程序和期限,年度终了前,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
第七条 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 要科学论证,经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四、保障单位履职和促进事业发展情况
统筹资源。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推进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和调剂共享,切实提高现有资产使用效益;以存量调控增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解决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等问题。
全面覆盖。将单位低效运转、闲置的房屋、土地、车辆、办公设备家具、大型仪器、软件等资产纳入盘活范围,充分发挥资产效能。
激励约束。将资产盘活成效与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挂钩,通过预算约束推动资产盘活利用。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提升资产盘活积极性。
优化在用资产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在用资产使用价值,以最精简的资产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要全面准确掌握资产使用状况,加强资产配置可行性论证,能够通过现有资产功能挖潜、修旧利废满足业务工作要求的,应当减少配置;到期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要继续使用,切实做到物尽其用。
研究制定资产盘活方案。系统梳理资产使用情况,全面摸清单位资产底数,结合年度资产盘点工作开展专项清理,重点对房屋、土地、车辆、办公设备家具、大型仪器等资产使用状况进行摸底,理清低效、闲置资产并准确标注资产使用状态,形成待盘活资产清单,逐项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盘活方案。
有序组织资产盘活工作。要立足单位实际,充分利用各种盘活方式,能够在本单位范围内盘活的资产,要加快盘活利用;本单位无法盘活的,要及时将待盘活资产信息报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规范资产盘活管理。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规范审批程序的基础上,加快办理资产出租、处置事项,相关收入按照本级财政部门的规定,上缴国库或纳入单位预算管理。
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建立资产盘活情况与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挂钩机制,充分结合存量资产使用状况审核新增资产,优化资产配置。
五、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各项制度相对比较健全,程序比较规范。但是专职管理人员不多,大都兼任其他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较少;下一步将对固定资产更加规范管理。
制定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医院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完善制度,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杜绝管理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分布广、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散。因此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建立财会部门、财产管理部门,做到财务部门有账、财产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科室有卡有物,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实行计划采购。购入后,资产管理部门应认真做好验收入库工作,严格出入库制度,对各种固定资产要分门别类、专人保管,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防止漏报、漏记现象发生。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及资产管理办公室要加大对医院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监督力度,在审核固定资产报废时,严格按国家规定程序审批,全面审查报废手续是否齐全,并组织专人从技术上进行论证,确定资产是否真正失去使用价值,对由于人为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严格固定资产清查核对制度,每年至少对医院资产进行1次全面清查,组织清查小组自下而上以物对账以及自上而下以卡对物,有组织、全面地对各科室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认真清查,对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现象要查找原因,明确责任,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处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制定固定资产奖惩制度,明确固定资产岗位管理职责,对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对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 加强实物管理,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更有效地管理我单位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