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区委宣传部关于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的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3004217581P/2025-551437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4-17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财政局 |
区委宣传部关于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的报告
为适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要求,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等有关规定,现对我单位本年度资产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52.72万元,较上年减少20.10%。负债总额42.14万元,较上年增加10.78%。净资产10.57万元,较上年减少62.16%。
1.资产分布情况
我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52.72万元,占100.00%;事业单位国有资产0.00万元,占0.00%,其中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国有资产0.00万元,占0.00%。
2.资产构成情况
流动资产21.74万元,较上年减少0.41%,占资产总额41.24%;固定资产29.82万元,较上年减少30.20%,占资产总额56.56%;在建工程0.00万元,与上年持平,占资产总额0.00%;长期投资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00%;无形资产1.16万元,较上年减少18.88%,占资产总额2.20%;公共基础设施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00%;政府储备物资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00%;文物文化资产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00%;保障性住房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00%;其他资产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00%。
3.固定资产构成情况
房屋和构筑物0.00万元,占固定资产的0.00%(其中,房屋0.00万元,占固定资产的0.00%);设备16.36万元,占54.86%(其中,车辆0.00万元,占0.00%,单价100万(含)以上(不含车辆)设备0.00万元,占0.00%);文物和陈列品0.00万元,占0.00%;图书和档案0.00万元,占0.00%;家具和用具13.46万元,占45.14% ;特种动植物0.00万元,占0.00%。
(二)重点资产情况
1.土地资产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部无土地资产。
2.房屋资产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部无房屋资产,我部所用办公用房均为使用机关事务管理机构房屋。
3.车辆资产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部车辆账面数量3辆,账面原值57.35万元,账面净值0.00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3辆,占100.00%,出租出借0辆,占0.00%,闲置0辆,占0.00%,待处置0辆,占0.00%。
本年度新增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万元。
二、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成效及经验
(一)严格落实资产管理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责任,确保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合理安排资产使用。为保障本部门正常履职,促进事业发展,我部根据工作需要新购置、接收调拨办公设备,及时处置报废资产,合理安排资产使用,避免资产闲置,有效利用资产,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推进资产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实现资产的录入、查询、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的信息化操作,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财政部门对我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的实时监督和指导。
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资产管理专业人才缺乏。资产管理工作涉及财务、资产技术等多方面知识,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人员进行管理。目前,我单位资产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缺乏系统的资产管理专业培训,在资产的评估、核算、处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业务能力不足问题,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优化资产配置机制。加强对资产配置需求的调研和论证,结合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和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编制资产配置预算,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建立资产配置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资产配置标准,避免资源浪费和配置不足现象的发生。
(二)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产共享和调剂机制,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促进资产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定期对闲置资产进行清理和盘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资产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资产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同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