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2024-2025)张店九中教研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4-5520753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25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2025)张店九中教研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8-25
  • 字号:
  • |
  • 打印

张店九中教研工作计划

2024-2025

一、指导思想

立足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这两大阵地,寻找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从真实的问题出发,从教师的发展需要着手,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争取实现组织建设路径化、制度建设精细化、学科建设特色化、教师队伍品质化,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再提升。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探索务实、多样的层级式教师培养模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激活教师主动成长动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专业阅读等方面的自主发展。

     三、重要举措

(一)层级管理,打造团队

层级管理,指教师发展中心要抓好对学科组长的管理与培养,学科组长要抓好本学科组的管理与培养。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的特色发展建设,学科特色发展的灵魂人物就是学科组长。作为学科的核心和权威元素,学科组长引领着一个学科发展的方向,决定着学科教学质量的层次。因此,从发展中心这个层面讲,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对学科组长的发展要求:

1.明确学科组长职责

作为学科组长要求做好“四者”,即学科宏观发展的策划者;做团队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做教师队伍成长的促进者;做学科持续发展的指导者,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研课标、摸学情、定计划、讲团结、重常规、积资料、抓队伍,要坚持公平性、科学性、大局性、前瞻性、表率性、艺术性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支撑下开展各项工作。

发展中心要定期组织学科组长例会,不断统一思想,分享做法,反思不足,改进提高,让各位组长团结勤奋,一起进步,争取组成学校学科的“核心天团”。

2.创建学校文化为基础的学科精神

文化是一个团队的支撑与引领。俗话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因此只有建立和谐共赢,建设务实高效的团队文化,才能更好的维系着团队的向心力,沟通力和执行力,产生“1+1>2”的效果。特色学科建设过程缺少不了学科文化的这一重要元素,各学科组要建设特色学科就必须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营造良好的学科文化氛围。那么,学科组长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与发展思路,要致力于形成独特的学科教研文化特色。在“励志崇实,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基础上,我把教师发展中心的文化精神确定为“研备引领,担当奉献,励志崇实,凝德致远”,接下来,各学科组也要确立本组的文化精神,并以此为引领,以引为信念,使其成为本学科教师群体的教育共识和行动指南。

(二)一人一案,精准扶教

针对学校老师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学科组为单位,为每位教师制定个人发展方案,并确定重点培养对象,确立目标,形成方案,按照既定目标与路线,完成相应的培养任务,达成相应的培养目标。

(三)九大活动,体现特色

学科组一学年完成九大活动,不再固定于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九个一:一次践行新课标的教学活动(大单元、情境式、生活化、任务群、项目化、评价方案、信息技术融合……)

一次主题教研,展示全过程;

        一次读书论坛;

        一次学科节;

        一次教学联谊活动;

        一次学科组赛课活动;

       一次学科组作业成果展示;

       一次学科沙龙活动(地点自定,形式自由)

       一次区级展示活动 

(四)三段三环,分层培养   

学生要分层培养,因材施教,我们教师的发展,也需要分层。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组成,我们特制定三个层次的教师培养方案。

第一是精讲读练量身打造青年教师。对参加工作三年内的年青教师,我们实施一对一帮带措施,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学校、辅导教师和新教师签订三年培养协议,明确培养任务,为青年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发挥力量,在此基础上,师徒共同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将学习与教学完美融合,每学期完成“精读一本书,精写一篇文,精讲一节课”的发展任务。

第二是专题研究强力提升骨干教师。对参加工作三年以上,参加过市、区优质课评选或荣获区级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学校为这部分老师提供部分专业书籍,要求这部分教师每年一个研究专题,每人一个研究专档,将课题的研究与教师的培养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研究过程的管理,把研究过程档案化,并能将研究成果体现到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风格。作为骨干教师,每学年要完成“做一次主讲,研究一个专题,做一种课型研讨”的自主发展任务。

第三是深耕细作全力造就品牌名师。对参加工作十年以上,在市、区获得名师或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实施三项工程,一是走出去工程,利用合适的机会走出去学习或者走出去展示,扩大影响,提升眼界与格局;二是引进来工程,积极承办组织区域性的或者区级甚至是市级的教学活动,锻炼自我,提升学校影响力,也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三是深下去工程,我们的工作不能流于形式,也不是面子工程,要把自己的研究或专长深入的推进下去,形成系统的方案或经验性的材料。作为名师,每学年要完成“做一次名师论坛,组织一次教学活动,发表一篇论文”的自主发展任务。

第四是后备干部,要进行综合培养。

后备干部,是我校未来的中坚力量,因此,要注重进行综合性的培养,首先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然后要有综合协调与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首先,要为这些老师定好路子,让他们的成长有空间。这些后备干部更希望成为优秀的教师,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因此,学校要为这些老师定好发展的路子,给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迅速成长为思想、业务都过硬的优秀教师。第二,就是要搭稳台子,让他们的发展有梯度。想要释放这些教师的激情和才华,就需要创设登台亮相的舞台,多渠道、多途径地给他们提供用武之地。由学科组到学校,再由校内到校外,层级上升,梯度发展。第三是压实担子,让他们的前进有动力。

这些教师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学科组鼓励他们明确目标,勇挑重担,学科组有对他们的培养计划,每位后备干部也要确立三年发展目标,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相应的考核,给予适当的压力,让他们有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委以重任,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展现。每学期进行汇报总结,针对工作实绩,给予相应的评价。

(五)课堂评价,基层负责

一年一次的一评课,不再提交讲课视频,把听评课的工作落实到平时,落实到备课组,备课组互相听课评课,一周不少于两节,每周的集体备课,确定好本备课组本周出课的两位教师,听完课后,进行有效的评课活动,针对本组的教学情况与教师现状,提出问题,解决改进,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六)及时总结,形成成果

通过研究名师团队的成功案例,可以文字即成果的问题解决策略。本学年,加强用文字记录走过的道路的策略,成果呈现不拘泥于形式,一篇案例,一篇反思,一个方法,一个教学设计,一篇文本解读等等,及时的将各种活动、各种理念进行总结,形成成果。

四、活动安排

九月:

1.     “青蓝”工程;

2.     新教师岗前培训;

3.     各人各组的活动规划;

4.     名师引领课。

十月

1.     新教师过关课;

2.     青年教师论坛;

3.     课堂教学专项培训。

十一月

1.     各科优质课评选的准备磨课;

2.     新课标践行于课堂教学的活动;

3.     读书活动;

4.     交互式课堂及教学与信息化融合培训

十二月

1.     各学科课堂教学比武;

2.     名师工作室教学展示活动。

   一月

1.     复习研讨课展示;

2.     迎接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