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
索引号: | 113703030042170202/2025-553291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7-28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张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关于推进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政府
2025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进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要求,深化我区体育消费试点成果,探索赛事经济与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新路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试点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关于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以开展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为契机,依托2024年1月成立的张店区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全区体育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赛事经济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领域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通过两年试点,构建“赛事引领、消费驱动、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将张店区打造成全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协同发展的示范城市。
(二)年度目标
到2026年,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成良乡体育产业园、齐技赛车主题营地二期建设;丰富体育产品供给,继续办好淄博马拉松、“淄博杯”全国业余围棋联赛、中国·淄博孝妇河湿地轮滑节等重大赛事活动和时尚体育节、体育消费季、体育博览会等体育节庆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00场以上;优化“体商融合”新模式,在万象汇、银座、吾悦广场等商圈嵌入街头体育赛事,激活夜间消费;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50万元,促进健身俱乐部、体育综合服务体、冰雪运动等场所体育消费。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3.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7平方米。
到2027年,以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为切入点,规划建设更多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城区内“5分钟健身圈”“10分钟健身圈”布局合理,完成张店区新全民健身中心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引进不少于2项全国性赛事活动,逐步形成以马拉松、围棋、三人篮球、攀岩、轮滑等为核心的品牌赛事矩阵,国家级赛事占比超过20%;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100万元,覆盖健身服务、赛事观演、体育装备三大领域。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4%,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72平方米。
二、工作举措
(一)实施体育设施提质行动,夯实体育消费基础
1.加快基础设施更新迭代。在优化区级“三个一”工程和镇(街)“两个一”工程基础上,重点推进张店区新全民健身中心、良乡体育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做好老旧小区器材更新和维护。合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资源增设街头篮球场、智能健身驿站,全面建成“10分钟健身圈”,加大农村体育设施投入及维护力度,促进城乡体育消费一体化。加快公共体育场馆数字化升级,接入“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线上预约、健康管理等服务。(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大数据中心,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优化体育消费服务供给。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体育健身组织网络。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群众体育健身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积极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广泛开展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发挥好全区基层社会体育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健身活动。加快发展各类健身休闲、普及性强的运动项目,引导各类体育健身场馆、体育俱乐部等举办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线上线下健身项目。(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实施赛事品牌培育行动,扩大消费辐射效应
3.深化赛事运营机制改革。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冠名权拍卖、联合运营等方式参与淄博(张店)三人制篮球争霸赛、“起源地”街超足球联赛等品牌赛事升级。积极申办认证山东省“四沿”融合性、引领性赛事,每年举办“四沿”赛事不少于5场。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运营商落户张店,提升全区赛事运营水平。支持体育赛事运营商举(承)办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在赛事资源、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财政局、市公安局张店分局、区商务局)
4.加大品牌赛事矩阵建设。实施精品体育运动项目和优质体育赛事资源引进工程,争办国内、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承办好2025中国速度攀岩系列赛、“奔跑吧·少年”第四届全国国际象棋校级联赛总决赛等大型赛事活动;聚焦淄博万象3V3篮球争霸赛、全国街舞公开赛、孝妇河湿地轮滑节等自主品牌赛事,优化赛事组织、项目设置、赛制规划等赛事内核,创新赛事服务、品牌产品、配套活动等赛事周边,助推品牌赛事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张店区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体育传统,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探索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商务局)
5.释放赛事经济乘数效应。积极培育体育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结合大型体育赛事项目及张店区特色资源,深化“赛事三进”“跟着赛事去旅游”活动。创新开展张店区时尚体育节、体育消费季、体育市集、体育博览会等具有消费引领性的赛事活动,提升赛事消费能级。依托商圈、街区、景区资源,举办三人篮球、五人足球、荧光夜跑、轮滑、跑酷等夜间体育赛事活动,打造“国际范”“时尚潮”的夜间体育赛事消费空间。(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商务局)
(三)实施业态融合创新行动,拓展消费增长空间
6.做强“赛事+文旅”。支持体育赛事进景区,面向参赛运动员、工作人员、随行人员以及观众定制化提供文旅优惠政策,择优推出“跟着赛事游黄桑”主题线路、联动周边区县,制定周边一日游产品优惠活动。加快布局运动体验、健身休闲等体旅融合新业态。(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7.做大“赛事+商贸”。创新体育赛事“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支持赛事主办方联合商圈、品牌推出赛事购物专线、专属优惠券等消费活动。在大型赛事活动期间举办体育市集、商品展销会等促消费活动,吸引知名体育用品企业进驻商圈。(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商务局)
8.做深“赛事+乡村振兴”。深化“镇有品牌,村有特色”格局,举办“街超”“村BA”“村马”、百千万三大赛、乡村“五赛”等“三农”特色突出的乡村主题赛事活动。将体育赛事与特色农产品展销、农耕采摘、特色民宿、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增加农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农业农村局)
9.做优“赛事+培训”。优化学校教练员岗位建设,吸纳优秀退役运动员入校执教,支持优秀退役运动员投身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指导青少年开展专业化训练。支持合规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鼓励开展航空航天模型、铁人三项、滑雪滑冰等专业赛事从业人员的培训。(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人社局)
(四)实施市场主体培优行动,优化消费服务供给
10.丰富健身休闲项目。完善健身休闲活动体系,普及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路跑、骑行等适合大众广泛参与的健身休闲项目,推动并加快发展冰雪、攀岩、卡丁车、轮滑、电子竞技、击剑、马术等时尚运动项目,传承推广武术、空竹等传统体育休闲项目。鼓励引导中小微健身休闲企业、运动俱乐部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信誉好、运作规范、竞争力强的体育健身休闲品牌。(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企业服务中心)
11.做大做强体育用品制造业。支持体育用品企业拓展市场,实现转型升级。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支持企业适应大众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开发智能运动装备、智能场馆、可穿戴装备等产品和技术,提升体育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体育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投资促进局、区企业服务中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12.大力发展智慧体育。引导体育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建设智慧场馆和线上线下融合的体育消费体验馆、智慧健身房,发展数字体育、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等业务。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进APP、小程序等平台建设,整合升级观赛参赛、场馆预约、体育培训等服务场景应用。(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中心)
(五)实施消费环境升级行动,激发市场内生动力
13.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建立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行政审批局等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全区体育市场监管运行机制,有效审管衔接,各部门按各自职责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体育健身服务机构的行政许可审查及安全监管,营造体育运动安全消费环境。(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张店分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14.规范体育社会服务。深入落实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大力培养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创办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协会、俱乐部等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为大众提供科学健身服务,做好大众体育培训,满足市民的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行政审批局)
15.营造良好体育消费氛围。倡导每日运动1小时,培养终身运动好习惯。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消费。引导体育企业配套发放相关体验券、优惠券,促进体育消费快速增长。加大体育彩票推广力度,通过赛事冠名、公益体彩进社区等方式,普及体彩公益性宣传,带动体育彩票消费。(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委区直机关工委、区总工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推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措施,研究制定行动方案,统筹解决开展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将推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纳入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
(二)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税费、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对体育市场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对社会力量举(承)办重大体育赛事及创建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等给予相应资金补助。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利用闲置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地兴办体育产业。吸引高层次体育人才来张店创业和发展,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加强统计监测。结合线下消费统计调查,联合专业数据统计分析服务机构,加强对体育消费规模、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体育消费占居民消费总支出比重等指标数据的监测、分析。(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统计局)
(四)加强宣传工作。结合“淄博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起源地”街超足球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通过强化区级宣传阵地、同步对接国家、省市各级官媒及自媒体平台,构建媒体宣传矩阵,加强对体育消费政策、场景、产品、业态等的宣传,繁荣体育文化,激发市民体育消费热情,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氛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区教育和体育局)
附件:张店区推进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张店区推进山东省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于寿磊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 刘正道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 牟晓宇 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张成鹏 区委区直机关工委书记
武 斌 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齐永刚 张店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钱 军 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
孟凡伟 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于 翔 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 俊 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乔 兵 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 凯 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 闯 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文东 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牛伟业 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石 璐 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华晨 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 辉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 强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常同 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汤 丹 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刘庆刚 区企业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王 旭 区大数据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张洪波 区融媒体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孟凡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杨辉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调度以及承办领导交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