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张店新华同力幼儿园生成活动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4-549882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6-28 | 发布机构: | 淄博张店新华同力幼儿园 |
新华同力幼儿园生成活动
你好,蚕宝宝
一、活动背景
万物复苏,枝吐新绿。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在阳春四月中萌芽。
4月5日梓瑶小朋友带来了“蚕宝宝”,孩子们一下就被小小的蚕宝宝吸引住了。有的大胆触摸,有的躲在一旁默默观察。但无一例外,孩子们都很喜欢蚕宝宝。
君怡:蚕宝宝小小的、黑黑的真可爱。
子麟:它们一个个小小的,好像毛毛虫。
金辰:我们要好好照顾它们。
梓瑶:蚕宝宝喜欢吃桑叶。
二、活动过程
(一)照顾蚕宝宝
梓瑶每天早上都会带来新鲜桑叶,和小朋友一起把桑叶撕碎喂给蚕宝宝们吃。
孩子们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黑黑的”、“小小的”东西。
这些黑黑的、小小的东西是什么?
阅阅:是不是有灰尘掉到了里面?
炜宸:看起来好像小蚂蚁。
瀚喆:不对,它们不会动,不是小蚂蚁。
浩泽:我闻了闻,没有味道。
子谦:我也不知道了。
梓瑶:这是蚕宝宝的臭臭,是蚕砂。
蚕砂有什么作用呢?
孩子们:我也不知道。
蚕砂不仅是一味中药,可以做蚕砂枕,还可以作为鱼食,给鱼类增加营养。
孩子们知道了蚕砂的作用后积极地帮蚕宝宝清理屋子、收集蚕砂、投喂小鱼。这也成了孩子们每天都期待的事情。
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在观察蚕宝宝时又有了新的发现:
二壮:为什么蚕宝宝有的大有的小呢?
然然:小的蚕宝宝吃的太少了。
六一:我觉得是它们打架了,大的蚕宝宝不让小的蚕宝宝吃桑叶。
小九:蚕宝宝不开心,它想妈妈了。
你有什么办法让蚕宝宝快快长大?
朵朵:多放点桑叶给它们吃,他们就不会打架了。
京乔:我想带它们出去玩,晒晒太阳。
十一:我们幼儿园里开了很多小花,我想带他去看小花。
暄暄:它开心了就多吃桑叶就会长大了。
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绘画下来,并亲自陪伴蚕宝宝,晒太阳、看小花......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盼望着蚕宝宝快快长大。
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和蚕宝宝的点点滴滴......
一个周末,梓瑶妈妈给我们带来了蚕宝宝的新消息:蚕宝宝吐丝结茧了。
梵梵:蚕宝宝在吐丝,它好像在做蜘蛛网。
子谦:蚕宝宝好像蜘蛛侠一样。
梓瑶:它在给自己做小房子呢。
蚕宝宝在小房子(茧)里会做什么?
梓瑶:它在里面会变成蚕蛹。
怼怼:它在里面继续吐丝,把小球变大。
阅阅:它在小房子里做一个小床睡觉。
子谦:我觉得它在小房子里玩汽车玩具。
欣辰:小房子里面什么都有,它在里面很开心。
孩子们纷纷猜测蚕宝宝在小房子(茧)里的生活,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蚕宝宝结茧后,孩子们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天都要蚕宝宝的家里看一看蚕宝宝有没有从小房子里爬出来。
(二) 蚕宝宝的新变化
又过了两个周末,星期一的早上孩子们惊喜的发现小房子(茧)破了一个洞,蚕宝宝也与之前变得不一样了...
蚕宝宝与之前有什么不同?
臻臻:以前它是小虫子,现在它有了翅膀。
若雪:它是蚕宝宝的时候,软软的,现在不一样了,它头上还有两个小角。
京乔:以前它会吐丝,现在不会了。
嘉丞:蚕宝宝之前又白又胖不会飞,现在会飞了。
梓瑶:它变成蚕蛾子了。
阅阅:蚕宝宝小时候是蛋,长大了变成小虫子一样,现在又变成了蛾子。
随着孵化出的蚕蛾越来越多,孩子们发现有两只蚕蛾尾巴连在了一起,旁边还有黄色的小点点。针对这一现象孩子们又开始了讨论。
它们的尾巴为什么连在一起?旁边的黄色小点点是什么呢?
阅阅:它们抱在一起玩,抱一会玩一会。
梓瑶:它们是在生小宝宝。
梵梵:黄色小点点是它们的食物。金辰:不对,这是它们生的宝宝。
梓瑶:生小宝宝的时候,蚕蛾的肚子变得好大。
阅阅:是蚕蛾妈妈的肚子很大,蚕蛾爸爸的肚子不大。
孩子们观察到蚕蛾爸爸和蚕蛾妈妈连在一起生出了蚕宝宝的蛋,对生命的结合有了初步的意识。
又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蚕蛾的蛋也发生了变化…
孩子们:蚕蛾生的蛋变成黑色了。
为什么蚕蛾生的蛋之前是黄色,现在变成黑色了呢?
阅阅:难道是蛋蛋们出去玩,被晒黑了?
二壮:我觉得是他们在蛋里拉了臭臭,所以变成了黑色。
臻臻:蚕宝宝刚生出来的时候,小小的就是黑色的,所以它的蛋也是黑色的。
橦橦:蛋里要生出小宝宝了。
孩子们发现蚕蛾渐渐地不动了,心情有点低落,有很多话想对它说......
浩泽:我有点儿难过。
阅阅:蚕宝宝是死了吗?它一定会在回来的。
梵梵:谢谢你和我一起玩,你要再多吃树叶,快快长大呀!
臻臻:蚕宝宝从小小的小虫子变成了蚕蛾,又变成了小小的蛋,我希望你能再长大。
梓瑶:看着蚕宝宝一点点长大我很开心。
嘉丞:蚕宝宝,你很可爱,我很喜欢你。
养蚕让孩子们见证了生命的起始和结束,更明白了生命的可贵。虽然蚕宝宝破茧而出,变成蚕蛾产卵后就结束了整个生命,但产下蚕卵也意味着另一个生命的延续。
三、活动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孩子们亲自照顾蚕宝宝从小小的幼虫,到成长、吐丝、结茧,最后化蛹成蛾、结合产卵这一生命循环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理解守护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自己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亲身感受生命的伟大。最后我们会继续追随孩子,共同感知生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