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1-5272434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8-28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

发布日期:2021-08-28
  • 字号:
  • |
  • 打印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工作进展

1.创新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考核方案》

学校坚守“尊重为本,助推成长”的管理理念,创新教师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方案》,细化过程管理,充分展示教师的潜能,为每一个教师创造无限发展可能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重视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与反馈

校干实行蹲级包组,教学处无缝巡课与值班领导每日值班巡视相结合,通过过程管理进行有效调控,规范教师和学生课堂评价标准,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持续提升。

3.深耕课堂,学校“尊重教师教学特色”的个性化

坚持开展博采杯“优秀教师示范课”“特色教师展示课”“中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资源和特色教师资源,带动整个队伍的发展。在逐渐形成“课前5分钟成长展示—问题引领—拓展提升”独具特色的“融美立德”教学风格。

4.关注学生艺术体育素养提升

艺体组按时做好学生艺术测评以及档案材料的收集上传工作,在艺术教师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玉成其美音乐节和美术节已经成为学校固定学科活动项目,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体育组以体育传统项目为依托,认真开展篮球、足球、田径、踢毽子等训练队的集训,成功组织春季田径运动会和秋季达标运动会,在艺体、信息、科学教师的辛勤付出下,参加区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多个项目取得一等奖佳绩。

(二)主要问题

1. 教师专业素养需提高,学科队伍结构不均衡

教师职业生涯多数处于瓶颈期,老教师经验丰富,但思维相对守旧;青年教师有热情但工作经验不足。学科整合、课程整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一批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中间段骨干教师对学校课程进行开发的引领和助推。

关注新入职教师成长,通过开展“三级过关促成长”活动,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组内、学校、区里三级过关,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从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予以引领,实现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发展。

2.学校课程资源较分散,核心课程内涵需提升

学校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分散,缺乏有机融合。课程落实不够细致,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课程链接尚未形成,在课程内容、形式上挖掘不深。需要凝练课程内涵,提升课程品质。

3.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老师们新接触,还没有经验可循,需要借鉴有经验的学校,加强本学科之间、学校之间教研,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并逐渐积累经验。

4.开展课题研究,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需要增强

科研课题数量少,省、市课题的立项率偏低,部分学科没有自己的立项课题;科研成果影响小,特别是有特色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缺乏等。主要原因在于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需要持续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形成合力。

二、工作计划

(一)管理制度精细化,抓实教学常规落实,注重检查与反馈

学校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体系,落实“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真正实现用制度去管理人、教育人、评价人。教学管理实行“三精”教学管理机制。

第一、常规落实精细化。建立五级教学管理层级,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教学常规日周月年工作规程》,规范教学行为;建立《常规教学管理实施细则》,完善备、上、批、辅、考工作流程和听、看、评、查、诊监督环节;定期采取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课堂教学、作业管理、个体辅导等情况。

 第二、监控分析精准化。优化《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开发和引进先进的质量分析系统和模板,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准督导,实行教研组负责制,建立“四个一”质量监控机制,即“教师每周听一课”、“教研组每月一汇报”、教研组每周一研讨”、“教学处一周一反馈”。

第三,考核评价精确化。按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制订出量化考核标准和细则,对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记载和考核。同时,建立日巡查、周反馈、干部月汇报等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二)聚焦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多措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运行“一套机制、两重支撑、四支队伍、四大版块、多方协同”的教师队伍发展模式,聚焦“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力”,构建教师自主发展体系。依托学科智囊团等,根据发展需求,打造 “名优教师” “骨干教师” “青年教师” “职初教师”四支教师队伍,实现教师成长一体化发展。

2.助力赋能,从优秀走向卓越

通过校本培训、课题引领、读书富脑、青年联盟、蒲公英网络课程、学科智囊团等构建以“培、研、赛、评”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从“青年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三个层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每个月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一个主题集体教研活动。

青年联盟培训,根据“赋能成长”培训方案,每周完成一次粉笔字展示、钢笔字字帖书写。每月定主题进行集中培训,每月阅读一本专业成长书籍,并撰写读书报告单,进行读书分享交流。每学期至少出示一次研讨课或片区研讨课,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

3.专业阅读,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专业阅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作用于专业实践的自觉的阅读,直接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确定主题,构建阅读框架。必读书目为各学科教研员推荐用书和学校要求必读专业书目。每月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读书阅读演讲活动,并针对书中同一话题展开阅读讨论,力争能够把书中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服务我们的课堂。

(三)深耕课堂教学,加强智慧课堂建设,改进传统课堂教学。

1.教研组深入开展“博采课堂”教学研究

深耕课堂教学,通过磨课观课议课、反思撰写并重构课堂教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语文、数学每周二下午(单周集体备课,双周教研活动),结合区教研主题每月定期开展主题研讨。综合组隔周周二上午第一节进行教研,保证1小时教研时间。在教研活动期间分管主任提前定好主题,开展好教研活动。教研流程:学习课标—教材解读—反复备课(集体 、个人)--模拟讲课—轮流上课—当堂反思—分层评课—系统梳理。

教研组根据活动要求,确定小教研主题,规划每周教研任务,组长主持,认真执行,全员准时参加。不参加的需要请假,分管主任做好记录。此次请假纳入教学处校本研修考核。

 2.把课堂教学目标作为智慧课堂的“生长点”

重点抓好“三课”:夯实常态课、打磨精品课、创新示范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在活动中全面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加强智慧课堂平板互动教室的使用培训,强化教师对平板互动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抓住各种机会举行各学科课堂教学展示,如博彩杯赛课、教坛新秀评优课、新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示范课等;努力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取得各科教研员的支持,提供契合教师需求的指导,为教师专业发展补养。

(四)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七彩课程建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注重三级课程,强化课程意识。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新学期开学前自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开设情况,开齐、开足、开好三级课程。学校以课程为核心,基础课程实施校本化,拓展课程实施多元化,围绕培养目标,构建起了适合学生发展的“七彩课程体系”。

2.着力课程建设,彰显品牌特色。

本学期,学校围绕“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适合的教育”这一办学宗旨,充分整合教师资源和学校现有资源,加大校本课程“多梯度”开发力度,加强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开发、跨学科整合、跨年级和班级整合,进一步完善学校七彩课程体系,共同搭建课程板块发展平台。全面打造校本课程自主选课智慧平台,学校将根据智慧平台选课情况,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适合的教育,打造“人人有兴趣,个个有爱好”的学校校本课程格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开发与持续发展。

3.注重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注重劳动教育,将各种劳动元素化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课程,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环境。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心理咨询能力培训,关注疫情常态化下师生心理健康,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情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提升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让课题为教育教学服务。

课题研究突出一个字“真”。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全校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立足学生成长,立足课程与课堂改革,以解决具体现实的问题为导向,开展有实效的研究活动。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认真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级课题:学校成立语、数、综合三个科研团队,成立市级课题课题组,进行选题和申报书的填写,请区科研主任进行指导,为市级课题的申报进行充分准备。

区级课题:2021年区级课题申报和开题。李丹老师的《“双减”背景下利用校园资源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李震老师的《基于小学体育“学-练-评”一体化与长征精神主题融合的案例研究》和赵沛沛老师的《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复习课设计的案例研究》进行中期检查。  

校级课题:全体教师(五十岁以下)参与校级课题,有三十多位老师报名参与校级课题,并通过了中期课题检查和PPT汇报,校级课题已经逐渐严格规范起来同时做好课题培训和科研成果的积累工作做好学校小课题研究的管理与年度结题工作,为后继区省市课题立项做好准备。促进教师科研专业发展和促进教师个性专业发展。规范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帮助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找准研究方向,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完善环境建设。

继续加大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全体教师要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辅助教学能力,进行资源共享,学科整合。有效制作和使用课件,积极参加论文评选、省资源平台晒课、微课、信息化NOC比赛等活动。

为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地推进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程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活动和展示活动,管理学校各功能室,学校建立智慧管理平台。按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真正管好,用好设备,发挥其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继续完善录播智慧化一体教室,实现课堂直播。建设学校无线网络覆盖,提升硬件水平。提高数字化应用水平,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学校教学资源平台、数字化图书馆。

 

时程

工作事项

流程及备注

参与人员

9月份

1.参加区各学科教材备课会

参会—听讲座——做记录——反思

全体教师

2.制定计划及特色学科任务单

老师制定各自计划-上交材料

全体教师

3.学校兴趣队、社团活动及课后服务工作

下发通知-签订协议书-开展

综合组教师

4.学校达标运动会

下发通知-组织各班参加

体育组

10月份

5. “ 关注常态课堂  聚焦有效教学”主题教育活动月

教学处推门听课

全体教师

6.骨干教师示范课

教学处汇下通知一安排展示时间—骨干教师课堂展示—纳入骨干教师培养

全校学生

7.组织博采杯青年教师赛课

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反思-推荐参加区级优质课比赛

语数英学科教师

11

8.期中常规检查

各学科创新性开展期中检查工作

全校师生

9. 教研组研讨课

专题会议明确本学期研讨主题—抽签确定讲课顺序—全体成员参与备课、磨课—研讨课例展示

青年教师全体成员

10.学校科技节

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反思

教学处

11.书写比赛、口算比赛

教学处组织学生参加——评选公示结果

教学处

12月份

12.圆周接龙赛

下发活动方案——各班组织参加活动—表彰

教学处、体育组、综合组

13.青年教师联盟成长论坛

青年教师联盟教师成长论坛

青年教师

1月份

14.期末考试、各项总结上交

 各学科总结教研组长汇报、新教师汇报

全体教师

15.教学质量分析会、教研组长会、新教师汇报

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各项汇报

全体教师

时程

工作事项

流程及备注

参与人员

2月份

1.参加区各学科教材备课会

参会—听讲座——做记录——反思

全体教师

2.制定计划及特色学科任务单

老师制定各自计划-上交材料

全体教师

3.学校兴趣队、社团活动及课后服务工作

下发通知-签订协议书-开展

综合组教师

4.“ 关注常态课堂  聚焦有效教学”主题教育活动月

教学处推门听课

全体教师

5.共读一本书交流会

各学科分组交流

全体教师

3月份

6.骨干评选

教学处汇下通知一安排评选时间

全校教师

7.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课堂展示活动

教学处培训-磨课-展示

青年教师联盟

8.组织博采杯中年教师赛课

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反思-推荐参加区级优质课比赛

语数英学科教师

4

9.期中常规检查

各学科创新性开展期中检查工作

全校师生

10. 教研组研讨课

专题会议明确本学期研讨主题—抽签确定讲课顺序—全体成员参与备课、磨课—研讨课例展示

青年教师全体成员

11.学校读书节

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评选表彰

教学处

12.学校体育节

教学处组--织学生参加——评选公示结果

教学处体育组

5月份

13.学校艺术节

下发活动方案——各班组织参加活动—表彰

教学处、体育组、综合组

14.青年教师联盟成长论坛

青年教师联盟教师成长论坛

青年教师

6月份

15.期末考试、各项总结上交

 各学科总结教研组长汇报、新教师汇报

全体教师

16.教学质量分析会、教研组长会、新教师汇报

根据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各项汇报

全体教师

7月份

 

 

 

  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20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