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店区和平小区小学2023-2024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4-549488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7-01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
2023-2024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等政策要求,夯实教学常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措并举促教师专业发展,凝心聚力助学生成长。
一、规范+质量,常规管理聚合力
1.集体备课,凝心聚力
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关键因素,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语文、数学、英语、思政等教研组每周定时定点开展集体备课,特别是本学期借鉴优秀学校的做法,克服困难,每周延长到1.5小时的集体备课时间,优化固定了教研板块,分别有研读课标、二次备课检查、模拟讲课、作业研讨等。从备课、研课、上课、作业各个环节进行交流研讨。蹲级包组领导全过程参与,提升集体备课实效,实现了“集”众之长,有“备”而教。
2.立足常规,精耕细作
为促使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教导处认真组织,详细布置。在日常巡课中,对教师备课、上课和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养成等进行巡查。同时,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学科老师们的教案、听课记录、作业等客观公正的进行了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真正做到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
3.推门听课,把脉课堂
张鹏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及所有中层管理人员遵循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不论教龄的“五不”原则持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促使教师认真备课,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深入课堂,走近师生,了解真实的原生态课堂,和老师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节推门听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素养给予多方面评议,主要是找问题,提意见,给建议。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学习主体性、小组合作必要性、课堂练习实效性等方面进行细致指导,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激发自我成长动力!
4.作业设计,逐步优化
(1)合理布置 控制总量
各教研组将作业设计纳入常规教研中,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本周教学内容的作业布置,级部统一作业,由教学管理中心不定时进行监控,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
(2)科学设计 宁少勿滥
我们倡导老师们围绕作业的设计、开发和评价展开专题研究,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力求做到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布置基础+拓展的分层作业。
(3)评价指导 全批全改
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笔批和面批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诊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实施分层指导。
5.课后服务,全面覆盖
课后延时服务全面覆盖,“自主作业+社团活动+动态管理”的课后服务模式业已形成。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打造有温度的课后服务工作。
二、有效+成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1.教研组建设,提升学科品质。
学科大教研活动和教研组微教研做到了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一是精心选择设计活动主题:本学年主要针对双新学习、双主题(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双视角研究设计活动内容。二是精心规划活动全过程:活动前每位老师要带着思考见解而来;活动中思维碰撞、相互吸收;活动后将收获内化落实到教学。组内共研共商,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努力实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2.课例研究,推进和润课堂品质
结合每人每学期一节公开课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和融课堂“说--做--评—思”教学展示评比活动。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以说促教助成长
老师们以大单元大概念的视角,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单元目标制定、单元任务群框架、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说课。教研组内进行磨课。完善课堂设计。
环节二:和融课堂展风采
一次次的磨课付出,才有一次次的进步。所有参赛教师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深度思考,提升学科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展示自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我们呈现了各具特色的课例。
环节三:评课议课促发展
在评课议课环节,引导老师重点从四个维度:“教学目标”“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学习效果”进行,老师们探索多种途径教学方法,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 归纳提升,达成共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环节四:以课为镜明得失
思然后有其成。赛后,老师们以听课者视角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回放,从教学设计、教姿教态、课堂管理、课堂提问、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对自己的录像课进行了自评与反思。不仅说出了自己在观看时发现的问题,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教师们在“自我发现”与“自我觉醒”中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引领+提升,教师队伍梯次发展
通过校本培训、读书工程、课题引领、青年教师联盟、师徒结对等构建以“培、研、赛、评”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激活每位教师的成长动力。
1.青年教师赛成长
一是组织青年教师出示校级展示课、说课比赛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评比,为他们搭建学习、实践、研讨和展示的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回诊”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教学新理念和新策略,并在实践操作中循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通过开展“新教师过关课”“新星新秀评选”等活动,给年青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促成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特别是多位教师参加了校内新秀评选的比赛,最终三名教师参加了区级教坛新秀评选。每一次比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成绩的获得,背后是整个备课团队艰辛的付出。在磨课过程中优秀教师倾尽全力 “为他人做嫁衣”, 每一次评课研课都有新教师参与学习,这是整个教师队伍成长的好契机,在凝聚核心备课力量的同时,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培养教师队伍,带领新教师慢慢成长。
2.骨干引领促提升
发挥学校现有骨干教师的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开展“双新课堂”名师引领课及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月活动,每位教师展示的课堂都聚焦“双新”,呈现了课堂的新样态,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教学功底。也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骨干老师与青年教师在出课、赛课活动中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扎实务本,抱团前行。成就他人,成长自己。
3.抱团成长众行远。
学校先后组建语文学科 “夏语”成长团队、数学学科“独数一帜”成长团队、综合学科 "青·荷"成长团队少先队、“星火”成长团队、萤光心理团队,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成长平台。各团队学期初制定工作方案,以“专业发展”为核心概念,以“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专业化表达”为路径,通过理论学习、专著研修、基本功锤炼、成长论坛、行动研修、以赛促学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五、兴趣+丰富,教学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1.丰富社团活动,发展个性与特长
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给孩子们提供全面、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平台,学校坚持“五育”并举,致力于多元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从教师安排、社团选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创新丰富社团内容,兼顾知识性、趣味性,集中校内外优秀资源,开设了美育类、体育类、科普类等30余个社团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多种兴趣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陶冶情操,健康快乐成长。
2.主题活动荟萃,提升综合素养
三月数学节中,一年级争做时间的小主人、二年级寻找生活中的大数、、三年级、探寻年、月、日的秘密、四年级生活中的方程、五年级数学乐“圆”等主题活动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悟数学之美,培数学素养。
四月“读书节”,我校以“整本书阅读”为中心,辐射带动学科联系,开展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系列活动。一年级:读童诗童谣 寻美丽春天;二年级读民间故事 探家乡传奇;三年级游寓言王国 悟故事哲理;四年级启科普之旅 探无穷奥秘;五年级读古典名著 品百味人生。最美好声音班级晨读展示、书香少年、书香家庭评选等学生活动,促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齐风淄味”春季田径运动会。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同此盛会,共享运动与健康的快乐,共同展示团结与竞争的精彩。
五月,组织了一系列以“阳光下成长”为核心主题的科技艺术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给学生带来欢乐,营造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科技筑梦,艺术荟萃。提高了文化素养、提升了艺术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