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三届第三次会议委员第2号提案《关于培优做强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区政协十三届第三次会议
2
建议人:
主办单位: 张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2024-06-24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区政协十三届第三次会议委员第2号提案《关于培优做强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李逢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优做强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张店区新兴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一是区位优势。作为中心城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可以辐射到全市范围,为全市实现产业数字化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区先后整合齐美大厦等优质楼宇资源超过28万平方米,加快推进环理工大创业创新经济带、电子信息科创园等空间载体建设,助推互联网相关产业特色发展,成功培育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二是园区聚集优势。张店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在《张店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中也提出要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转型升级,重点围绕“2+4”现代产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高端轻制造业、人工智能、医药康养布局发展,招引落地总部经济项目达到34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300余家。

三是金融赋能优势。我区不断加强与省、市外金融机构沟通交流,进一步挖掘合适楼宇争取以低房租或以地方留成抵免房租方式提供给已入驻我区及区外拟迁入的金融机构,实时掌握拟入驻机构入驻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机构设点展业过程中的堵点问题。另外,以“金翼行动”为引领,继续做好政银企“六个一”服务平台,推动建设“大金融”服务格局,发挥中心城区金融机具优势,组织金融机构和代表企业召开“政银企”精准对接会,满足企业多元化、差异化融资需求。

四是新兴产业培育机制完善。目前我区已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以“培育规上企业成高企、培育现存高企上规模”为目标,推进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制度,在双创人才引进、研发机构建设、研发项目实施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加强科技服务,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再升级,带动全区科技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发展壮大。

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细化措施,将提案各项举措建议落实落细

一是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做实强链工作。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培育智慧工厂3家、智能车间34个,上云企业累计超过1000家;入选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1家;2个企业及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获得山东省总数据师制度试点企业1家。物联网智能终端领域主要以翔瑞电子、通广电子等重点企业为代表,软硬一体,致力于为通信、电力、物流等行业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依托软件领域骨干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共建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截至目前2家企业获批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2家企业获第四、五、六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认证。另外,在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物联网智能终端、通信系统终端、仪器仪表、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培育了美林电子、安泰爱科、安澜电力、通广电子等高产值、高增长骨干企业。

二是主动延链补链,塑造产业优势。依托张店区经济开发区,围绕集成电路、关键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重点发展MEMS传感器、智能机器人和智能仪器仪表等产业,围绕IGBT、MOSFET等AI核心元器件在研发平台、芯片研发生产、封装测试、销售建设等环节加快布局,建成国内最大的IGBT等AI核心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安全可靠、系统完备的产业发展生态。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端引领、链条完整、生态完善、效益显著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加快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发挥数字协同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龙头骨干企业的赋能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上云用数赋智”水平;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建设5G智慧工厂,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力引进或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工业大数据价值;积极促进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共创共享,促进跨界合作,加强人工智能创新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开放融合发展。

三是打造新兴产业营商环境,招引重点行业企业落地。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围绕“2+4”现代产业体系,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瞄准英科、卓创、科汇、未名等本地“链主”企业,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打造“1+1+N”平台体系,运用“六个一”招引机制,聚焦发展双创经济、文创经济、科创经济;联合青岛绿天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专业化运营电子信息科创园;引进医疗器械3C科创服务平台和专项基金项目、洛必德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淄博)项目等。目前,重点推进年产25万辆新能源全域智能交通装备、十万吨高性能合金管道超级工厂项目、“京丰智谷物联网产业园(山东)”等项目。

四是依托园区建设,发挥平台作用,推动企业协同“合作链”。张店区作为全市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与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通过积极布局资源型数字产业与技术型数字产业,加速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先后整合齐美大厦等优质楼宇资源超过28万平方米,加快推进环理工大创业创新经济带、电子信息科创园等空间载体建设,助推互联网相关产业特色发展,成功培育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数字化管理服务功能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入驻企业达到300余家;不断加大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的培育力度,发挥平台作用,增强企业上下游间联系,促进数字产业的资源集聚;同时强化创新服务,在土地供应、电力接引、能耗指标、频谱资源等方面有限保障数字经济发展,逐步打造出初具规模具有张店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同时,引导和鼓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持服务,根据不同行业和场景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技术支持。条件成熟后,建立我区数字化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中小企业相互合作,开发专业数字化平台模块,推动行业数字化技术升级与成果共享,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五是发挥金融赋能作用,做好融资服务。一是今年年初,我区印发《关于开展“金翼行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实施方案》,大力推动“政银担”业务上量扩面,进一步做大应急转贷资金规模。截至目前,通过政银担实现企业融资授信585笔,融资金额6.79亿元,通过应急转贷业务累计实现企业授信24笔、融资金额4.23亿元。二是联合部门及商会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金融服务进商会系列活动。截至2月底,本外币贷款余额1842.24亿元,同比增速11.94%。三是发挥“企业上市工作服务小组”助推作用,做好重点企业的全过程、全方位跟进服务,积极向入驻基金推介我区优质企业。截至目前,已有国盈基金等六支基金完成对上市后备企业1.8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港共招引750家基金及类基金机构入驻,认缴规模约1162亿元,实缴到位资金约293亿元。

六是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以“实事好事”强化留才保障。贯彻落实“人才金政50条”、“技能兴淄26条”、“1+4+N”人才政策体系,做好技能人才的服务工作,为技能人才的引进、保留和激励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区依托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引入全球顶尖科学家张晗等尖端人才9人;启动“青鸟计划·智汇张店”就业服务计划,先后与20余所高校开展大学生招引合作;实施“科技副总”计划,充分发挥山东理工大学科创源头作用,组建科技副总团队,大力推进“一人双岗”计划,促进高校人才资源与地方产业深度对接融合,90余位山东理工大学专家被张店区企业聘请担任“科技副总”;积极落实“人才金政50条”,截至2023年底兑现人才奖补资金达2亿元,发放创业贷款2.8亿元,40余名首席技师、青年专家入选区级产业人才引进目标库和人才培养库;培育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余名、大专及以上毕业生1.5万余人。下一步,逐步建立数字化企业共建共治共享平台与线上学习平台,由政府主导协调,企业和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通过线上培训、分享成功经验和专业指导,提高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认知和能力,培养更多符合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并鼓励数字化人才到我区创新创业。

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拓展市场等相关措施,我们相信新兴产业在我区将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育和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区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壮大贡献力量。

关于培优做强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