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淄博市张店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索引号: 1137030300421716XM/2025-5508554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3-05 发布机构: 张店区发展和改革局

淄博市张店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日期:2025-03-05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市张店区发展和改革局文件

张发改字〔2025〕22号

 

关于下达淄博市张店区二〇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

       张店区二〇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张店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35

 

         (此文件公开发布)

淄博市张店区202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聚焦“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围绕“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主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9%

(一)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一是先进制造业加力提速,市重点技改项目有序推进,5个项目完成投资7176万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0%,大成生物等4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培育库,5个项目入选市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库;淄博数字经济产业园效能释放明显,园区入驻企业5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二是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瞪羚企业9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8家,新增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9.9%。三是优势产业加速集聚,双创产业园、未名医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科创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期)等产业园区基本建成,联合成立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四是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累计引进区域性总部经济类项目42个。围绕数码视频领域,培育打造电商特色楼宇1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新增市级夜间经济载体3个,水晶街入选山东省特色商业街、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唐库文创市集、“八大局”书画文旅市集入选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游“淄”有味八大局入围全国百佳消费新场景。五是创新优化金融服务,建设金融服务驿站17个,鲁华泓锦、星泉科技等12家企业纳入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库,齐鲁银行淄博分行等3家金融机构落户张店。

(二)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外资外贸平稳运行

一是优化招引工作机制,坚持“一把手敲门招大商”,依托产业链招商图谱,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开展“头部企业上门招商”攻坚行动,提升优商护企质效,顶格推动重点招引项目落地,建设综合护商小组,落实“护商专员制度”,新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6个,到位省外资金52.5亿元。二是积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店区荣获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高效融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鼓励、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境外市场开拓计划,拓展新兴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28.4亿元。优化外资招引服务,创新招引方式,搭建“内外资一体化”平台,完善“绿色通道”服务机制,鼓励存量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境外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全区实际使用外资实现5038万美元。

(三)项目建设加力提速,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202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一是项目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和“五个一”协调推进工作机制,聚焦土地、资金等要素需求,持续破解瓶颈制约,推动17项亟需解决问题有效办结。推进流程再造,组建投资项目服务中心,实行个性化订单服务,实现项目审批一站办。深入研究政策导向,坚持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共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76亿元,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6629万元。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114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4亿元,56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1亿元,1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5亿元,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达到100%。三是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民泰玺悦国际大饭店、宏程颐养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婴幼产业园等项目建成竣工,民祥科技等项目顺利投产。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高标准打造“淄博服务”张店样板,推行“打造一个品牌、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个交流群”服务举措,零距离贴心服务企业。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实行即收集即办理工作模式,提供“快速响应、高效流转、闭环处置”企业诉求服务,共汇集企业诉求872条,办结率100%。二是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在全省率先推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变更“一件事”,在全市率先推出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同标优质办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打造“齐快办”微服务品牌,率先设立“齐快办”窗口。建立“企呼我应”帮办代办服务模式,提供线上线下服务10.8万次。强化审批智慧赋能,打造现场勘验智慧化信息化模式,提供“视频预审”、“远程勘验”服务5700余件次。三是开通“园区事园区办”,建立便企惠企“政策超市”,创新“夜市办”,打造“就近办”服务新场景,为3.2余万人提供企业开办、社保、医保、就业等各领域服务事项政策解答、现场代办服务。

(五)城市更新焕发活力,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一是加强住房保障力度,持续推动城市更新“试点片区”改造,67个项目已完工,火车站北广场片区建设有序推进。稳步推动全区高品质住宅建设,新东升宸园等6个项目入选省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新增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700套。临临高速张店段、济南路正式通车,新改建、大中修“四好农村路”14公里。二是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一网统管”平台、智慧停车建设,创新设置17个潮汐便民市场。全力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持续拓展“便民服务365”平台,建成“红齐365红色物业”示范小区50个,实现“物业开放日”小区全覆盖。深化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淄博金带公园向市民开放,建设城市公园、社区游园、口袋公园6处,新建改造城市绿地69万平方米。三是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打造房镇镇共富共美乡村振兴片区,创建房镇镇小孙村等3个区级和美乡村示范村。持续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共清理农村垃圾3.1万吨,“三大堆”1570处。

(六)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是教体事业蓬勃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张店八中等3个教育集团获评全市集团化办学典范。张店区智能健身驿站项目竣工投用,新建、改扩建龙凤苑中学等学校7所,新增学位6955个。二是深化健康张店建设,打造“名医基层工作站”18家,改造提升村卫生室9家,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达到21个。三是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举办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各类文化活动2180场次,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处、“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个,改造提升城市书房、文化驿站8处。四是精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建“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示范点21个,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五是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参保扩面工作,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高至65%。六是扎实推进生态张店建设,雪银化纤西地块完成修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5.7%,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8天,主要河流断面COD和氨氮稳定达标。七是加快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优质养老服务进万家”行动,新建镇街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处、养老机构2处、长者食堂20处,张店区彩虹养老院成为全省首家智慧养老院,获评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广播电视、物价、档案、粮食安全、民族宗教、人防、双拥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新成绩。

二、2025年的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积极应对异常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多重困难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不稳固,部分行业领域持续承压,群众就业增收压力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还不够快,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尚未完全打通;企业和个人消费能力、投资意愿不强,稳投资促消费难度加大;中心城区首位度、集聚度还不够高,城市管理精细度和城市内涵品质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有待增强,等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更是淄博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3510”发展目标、“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认真落实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工作主线,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张店实践新局面。

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资外贸保持稳定,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三、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做优做强产业支撑,促进经济提档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制度,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推动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创新研究院集聚创新资源,探索建设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综合体,年内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家以上。二是强化数智融合赋能,推行“产业大脑+晨星工厂”、“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模式,支持淄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健康发展,发挥数字协同等平台赋能作用,提升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水平,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3个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强化特色楼宇培育,围绕金融基金、电商贸易等产业方向,打造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特色楼宇,提升楼宇发展质效。持续推动总部经济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依托现有楼宇、园区等载体资源,强化总部项目招引,开工建设总部经济产业园,打造区域总部经济“聚集区”。四是全面增强消费供给,释放“烧烤+”溢出效应,发展品牌展会,开展特色餐饮、老字号年货节、电商节等高层次促消费活动。加力培育夜间经济新场景,推动夜间经济能级提升,打造“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养”融合发展的多元夜间消费场景,提升特色商业街区3个。积极培育银发经济、首发经济、星经济、夜经济等新增长点,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五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便捷性、精准度,支持更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全方位挖掘、培育、储备上市后备资源,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挂牌进程。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持续拓展对外开放

一是坚持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场景招商,围绕6条产业链图谱,依托产业集聚资源、“链主”企业,优化项目招引流程,形成招商洽谈、项目落地工作闭环,促进招引项目质量效率双提升,力争新引进过亿元项目、到位省外资金实现双突破。二是持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推动重点企业境外融资后返程投资,拓宽外资参与工业技改、内资项目嫁接外资等外资利用渠道,引导企业参加“走出去”重点经贸交流活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优化外贸发展结构,引导企业扩大新兴市场份额,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深挖外贸增长点,做好中铝国贸、城航物流等重点外贸企业服务保障,鼓励新注册企业尽早实现“新开壶”,切实提升外贸发展质效。

(三)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策划实施汇文云谷等总投资597亿元的55个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3亿元以上。二是扎实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抓好立项、环评、施工等手续办理,切实保障项目资金、用地等需求,紧跟中央和省市政策走向,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红利,及时将元星电子二期等工业、商业、商品住宅及其他新上项目纳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同时确保已纳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项目尽快落地。三是持续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完善领导挂包和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建立项目亟需解决问题清单,会商解决项目建设难题,扫清项目建设障碍;为重大项目定制个性化推进方案,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确保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均实现100%。

(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一是迭代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纵深推进国办、省定第二批“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发挥“1+3+N”推进机制作用,推动群众申请、前台受理、后台审批“三标统一”。推行企业登记“网格化”服务,完善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信易+”应用,打造“信易+”标志性场景。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云平台作用,做优平台政策服务模块,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二是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全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高效融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和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强与淄博高新区、淄博经济开发区,以及周边区县战略互动,抢抓淄博新区统筹融合发展机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五)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一是稳步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更新、火车站北广场等项目建设,充分利用货币化安置有力政策,做好城中村、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逐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全力服务滨台高速扩建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实施王舍路排水管网改造,新改建、大中修农村公路12公里。二是深化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改造提升道路绿化品质,建设社区游园、口袋公园。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化“一网统管”体系建设,打造城市“智慧中枢”,持续做好公共数据管理工作。持续推行清晨踏勘和“物业开放日”全覆盖,深化停车设施智慧化建设,促进静态交通高效运转;推进“便民服务365平台”延展应用,提升互联网便民应用功效;明确“红齐365红色物业”创建标准,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深入实施“美好教体”品牌战略,高质量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实施张店二中、张店九中等3所学校扩容改造工程,建设丽水九樾幼儿园,高标准打造全民健康文化中心。推进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程,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二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数字健康张店建设,推进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区妇幼保健院二期、口腔医院新院区建设,深化基层慢病管理医防融合,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试点推行“无陪护”病房。三是实施文化品质提升工程,高水平举办“淄博花灯会”,持续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丰富完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四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质效,拓展“张店零工驿站”服务功能,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五是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深化职工门诊共济、支付方式改革,拓宽医保“信用支付”场景。六是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扩大居家养老基本服务试点范围,打造“福寿安康,颐养张店”养老服务品牌,新增养老机构1处以上。七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持续改善全区生态水质,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管控工作。八是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市场供应充足。促进人口、科技、外事侨务、消防救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广播电视、档案史志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附件: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附件

 

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24年完成

2025预期

绝对值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05.6

5.7

5.5以上

二、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6.4

6左右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23

6.6

保持稳定

四、外经外贸

 

实际使用外资

万美元

5038

-41.3

保持稳定

进出口总额

亿元

128.4

-12.2

保持稳定

五、财政金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36.1

4.16

2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亿元

49.72

-4.15

2.04

六、节能减排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VOCs削减量

万吨

完成市下达任务

COD排放削减量

万吨

完成市下达任务

、就业和人民生活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1.5

1.3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9802

4.9

与经济增长同步

 

抄  报:区委常委、副区长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

张店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3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