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第96号建议的答复
对区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第96号建议答复会
96
建议人:
主办单位: 张店区残疾人联合会机关
答复时间: 2023-08-17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B

 

   

 

 

张残联〔202321                   签发人:齐聘

 

对区十届人大次会议代表第96号建议的答复

 

苏洁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智力残疾人士及家庭帮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智力残疾人现状

张店区是淄博市的中心城区,辖区内有8个镇(街道),人口70万,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持证智力残疾人703人,一级84人;二级327人;三级190人;四级102人,其中处于就业年龄段1659周岁的残疾人有470人,占全区持证智力残疾人总数的66.86%已就业82人;未就业378人,其中丧失劳动能力或无就业意愿285人,占未就业人数的75.4%

二、关于统筹解决智力残疾人员及其家庭的问题,建立健全残疾人救助体系建议的答复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智力残疾人工作,从残疾人就业、托养和两项补贴等方面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扶持政策的通知》《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创设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的通知》《关于印发山东省“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保障残疾人服务体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区针对智力残疾人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全力开展“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助力基层服务残疾人的能力,让残疾人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落实《关于印发山东省“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文件规定,统筹服务资源,形成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互补的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建立“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依托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化体育、志愿服务、交流互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采用“平台+服务”的形式,汇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16周岁以上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工作的开展,机构功能的实现,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康复和日间照料。根据“五个有”的建设要求,制定建设方案、配备康复器材和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按照每个镇(街道)建设一处的要求,已建立规范化运营“如康家园”三处,其余五处机构正在进行项目建设中,2023年底能够实现运营。

一是为有能力的残疾人开展辅助性就业工作。因地制宜为残疾人开展基本技能及康复训练、农疗活动和手工劳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室外康复训练和基本技能的适应能力。通过温州商会、晋商商会和齐盛宾馆、万象汇等爱心协会和企业的捐助和就业项目的扶持,让残疾人无偿使用土地进行爱心菜园种植,帮扶残疾人从事劳动实现就业,可以取得每月不低于600元的工作收入减轻了家庭一定的负担,实现了自身价值。目前辅助性就业残疾人27人,其中智力残疾人23人。

二是针对不能从事就业的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和康复服务。他们可以到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开展文化学习、娱乐活动和简单手工等活动,促进身体康复,提升身体机能;通过道语文化联合和也集团和浙江妇儿基金会,成立了心和善公益基金,开展对残疾人及家庭进行心理陪伴,使家庭和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心理慰藉。帮助10名自闭症孩子的家庭进行康复设施改造和送教上门服务,通过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使部分患有自闭症的残疾人勇敢地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促进了他们的成长进步。机构还不定期对残疾人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服务和定期回访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现有日间照料残疾人26人,其中智力残疾人22人,提供康复训练500余人次。

(二)积极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和公益岗就业服务工作,使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一是开展残保金审核工作,促进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通过区残联、区税务局和区财政局三个部门共同做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积极利用“全国按比例就业情况残疾人联网认证”审核系统,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办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业务。目前已完成了87家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认定工作,安置残疾人187人,其中智力残疾人17人。每年在区政府网站进行上年度张店区属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信息工作,促进用工单位设置残疾人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

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困难人群就业。按照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办字〔2021137号文件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通过区残联、区人社局和各镇(街道)共同开展残疾人公益岗安置工作,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实现就业。2022年开发社会事业类综合岗(扶残助残岗)85个,社会事业类综合岗(如康家园)16个,劳动保障、扶残助残、乡村振兴综合岗94个,帮助3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其中智力残疾人5人。2023年开发城镇残疾人专职岗17个,乡村残疾人专职岗49个。帮助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三)全面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有效减轻残疾家庭负担

一是残疾人托养工作。贯彻落实《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中残联“十四五”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合利用各类扶残助残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托养服务。对在16-59周岁未安置型就业的重度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开展上门服务工作,由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与符合条件并自愿接受寄宿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托养的残疾人或其监护人签订服务协议,目前签约服务140人,其中智力残疾人60人。占比42.86%

二是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区残联、区民政和区财政三部门协同做好两项补贴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补贴范围,每月按时发放。截至目前,全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527人,其中智力残疾人141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残疾人3012人,其中智力残疾人人414人。区残联将继续为残疾人做好提供跟踪服务,让政策做到无缝衔接,让残疾人应保尽保,对这项工作实行动态管理。

感谢您对智力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区残联工作多提出宝贵建议或意见,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

 

                      张店区残疾人联合会机关

                                                                       2023817

(联系单位:张店区残疾人联合会机关,联系人:陈朝清,联系电话:2861227

 送:区督查工作中心、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

 

落实《关于印发山东省“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文件规定,统筹服务资源,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互补的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建立“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依托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化体育、志愿服务、交流互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采用“平台+服务”的形式,汇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16周岁以上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工作的开展,机构功能的实现,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康复和日间照料。根据“五个有”的建设要求,制定建设方案、配备康复器材和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按照每个镇(街道)建设一处的要求,已建立规范化运营“如康家园”三处,其余五处机构正在进行项目建设中,2023年底能够实现运营。 一是为有能力的残疾人开展辅助性就业工作。因地制宜为残疾人开展基本技能及康复训练、农疗活动和手工劳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室外康复训练和基本技能的适应能力。通过温州商会、晋商商会和齐盛宾馆、万象汇等爱心协会和企业的捐助和就业项目的扶持,让残疾人无偿使用土地进行爱心菜园种植,帮扶残疾人从事劳动实现就业,可以取得每月不低于600元的工作收入减轻了家庭一定的负担,实现了自身价值。目前辅助性就业残疾人27人,其中智力残疾人23人。 二是针对不能从事就业的残疾人开展日间照料和康复服务。他们可以到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开展文化学习、娱乐活动和简单手工等活动,促进身体康复,提升身体机能;通过道语文化联合和也集团和浙江妇儿基金会,成立了心和善公益基金,开展对残疾人及家庭进行心理陪伴,使家庭和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心理慰藉。帮助10名自闭症孩子的家庭进行康复设施改造和送教上门服务,通过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使部分患有自闭症的残疾人勇敢地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促进了他们的成长进步。机构还不定期对残疾人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服务和定期回访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现有日间照料残疾人26人,其中智力残疾人22人,提供康复训练5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