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关注

南定镇:让贫困人口学有本领 就业有路

发布日期:2016-09-01 08:56:10浏览次数:字体:[ ]

  今年以来,南定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实现就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的方针,积极为贫困人口的就业出谋划策,办实事。
  “多亏了镇上和村里的领导们对我们家的帮助,让我能在厂里打打零工,离家近,时间又自由,方便照顾丈夫和孩子。”南定镇田家村村民刘芝告诉记者。
  原本刘芝一家幸福和睦,但在2014年小儿子出生不到五个月后,当时年仅41岁的丈夫刘峰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综合症,每天吃了就吐,经常住院,一住就是十来天,一点活都干不了,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就断了。“家里面上有老下有小,婆婆也有糖尿病,他又常年需要吃药,身体反反复复,每隔几个月就得住院,这不马上又要去章丘做手术。”刘芝说起时满脸愁容。村里得知刘芝一家的情况后,与村附近的企业沟通协商,安排她在天佳建陶厂从事操作工。“村里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让她去厂里打打零工,我们也跟企业沟通过,有零工的时候先考虑她。”田家村党委委员、村委委员刘清芳说。
  像刘芝这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贫困人口还有很多。该镇充分依靠镇域内建陶厂、物流园、服务行业多的特点,积极实现贫困人口介绍就业。通过对341名贫困人口的就业意向、就业需求摸底调查,先后和辖区内50余家优质企业协商,让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先录用贫困人口,实现贫困人口就业。现有39人已经在建陶厂、建材厂、物流公司实现就业,从事球磨工、销售员、扫路工等工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村两级保洁、门卫、清洁工在岗位空缺时,同等条件优先考虑建档在册的贫困人口,实现贫困人口就业。通过公益岗位,共有6人实现就业。崔军村村民魏茂友就是其中一位。粗糙的双手,满脸的皱纹,生活的重担,使得仅48岁的魏茂友看起来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苍老、憔悴。魏茂友告诉记者,妻子王艳患有二级智力残疾,必须时时刻刻待在他身边,一离开他,妻子就开始哭。“本身我自己就得过脑梗,手哆嗦,干不了重活,她还离不开我,你说哪个单位能雇我。”说起自己的情况,魏茂友眼含泪水。今年六月中旬,魏茂友在村委的安排下干起了保洁员,上下班方便,工作的时候妻子还可以待在他身边。
  同时,该镇经过前段时间对在校大中专学生暑期实践意愿的调查,为有工作实践需求的大学生积极和企业对接,寻找合适实践岗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铺好路。根据贫困人口的需求,该镇还联合相关单位为他们提供计算机维修、糕点制作及家政服务等培训项目,提高他们自身技能,为增收脱贫注入能量。
  据了解,南定镇辖14个行政村,共计有149户341名贫困人口。截至7月份,全镇具有就业能力和部分就业能力的49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2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实现暑期打工,4名贫困人口接受星火技校免费培训。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