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图片新闻

社区党组织为民办事“不愁钱”

发布日期:2013-07-18 08:59:47浏览次数:字体:[ ]

  近日,张店公园街道沁园社区78岁的老人毕翠英格外开心。社区“亲情聊天室”工作人员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家中,帮助她与一位老姊妹通过视频进行“面对面”交谈。这一举措解决了独居老人与外地亲人联系“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难题,是该社区推进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
  今年以来,张店区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在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和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的关心支持下,先期选取15个城市老旧社区进行试点,每年落实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加快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用途:每一分钱都用于服务群众
  专项经费,究竟该怎么用?这是社区和群众关注的首要问题。针对当前社区居民日益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张店区对经费使用“约法三章”:一是向绝大多数群众倾斜;二是向反映最集中的领域倾斜;三是向最容易见效的事项倾斜。围绕这三个“倾斜”,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出台管理办法,规定了服务经费能够使用的“6个方面”和不能使用的“5类支出”。杏园街道福兴社区党组织书记沙新民说:“区里制定‘6用5不用’非常明确,可以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老百姓身上。这些‘硬框框’,为我们严格执行划定了‘路线图’。我们新近成立的‘家庭服务站’,就是利用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搭建的为民服务新平台。”
  实施:每一步流程都体现群众意愿
  有了钱,如何用好?这是试点工作的重点、关键所在。为此,张店区坚持“项目化”实施原则,严格规范为民服务项目的确定实施。首先由社区党组织按照“钱怎么花、群众说了算”思路,通过征求居民意见、社区党组织提议、社区“两委”商议、党员代表会议审议、居民代表会议立项等流程,确定服务项目。目前,各社区累计走访党员群众5100户,发放问卷2.3万张,召开座谈会120余个,征集意见建议327条。科苑街道瑞景苑社区根据居民意见,先后对服务项目进行10余次修改,得到了群众认可。其次,由市区论证把关。服务项目在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审议后,参加市区联合举行的论证会,对项目进行严格把关。目前,各社区确定的“幸福树”义工服务综合体、“民生帮你办”、“虚拟养老院”等90余个服务项目已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保障:每一项花费都监督公示到位
  张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激波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经费拨付及时、使用合理、取得实效,区里在经费的投入、监督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应机制,真正实现了制度化保障。
  张店区强化监管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稳步推进。目前,已将前期180万经费拨付到位。各社区已将各自服务项目的讨论、论证、审批等情况全部进行了公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部门定期牵头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对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指导,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列入基层党建考核。
  目前,各社区服务项目已全面开花。杏园街道福昇社区建立“巧娘工作室”,组织志愿者教授手工技艺;科苑街道迎春苑社区推行居家养老项目,先期为500名老人发放了“身份腕表”;公园街道沁园社区引入“365”便民服务站,提供电话缴费、车票预订、管道维修等服务;体育场街道兴乔社区搭建了“邻里阳光码头”凉亭和“午后阳光”园地,为居民就近活动娱乐、放松休闲提供场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15个社区累计为居民办理大小实事2300余件,解决实际困难830余个,惠及群众10余万人。
  一件件实事好事,让社区广大居民得到了实惠,有力推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凝聚了党心民心。现在,社区开展工作,支持、带头的人多了,社区日益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张店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咏说:“落实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是新形势下张店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具体举措,对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助推幸福张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