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统计局
标题: 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1137030300421724X9/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4-23 发布机构: 张店区统计局

2022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3-04-23
  • 字号:
  • |
  • 打印

 

2022年,全区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供给持续恢复,服务业稳中有升,投资需求稳中提质,消费市场继续回暖,全区经济延续恢复态势,整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特征。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04.08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75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58.86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43.47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比例为:0.2:32.2:67.6。

市场主体登记数量持续增加。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9190户,其中,企业5810户、个体13372户、农村专业合作社8户。

财政收支保障力度加强。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34亿元,比上年增长5.18%。其中,税收收入23.22亿元,同比下降6.63%;非税收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42.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39亿元,同比增长22.33%。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年内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6万亩,总产量2.28万吨。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达5600吨、900吨、1400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607吨,园林水果产量114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承压前行。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17.3%,其中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53.8%。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比19.1%,较上年底提高2.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2%,营业收入利润率0.1%。全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23家。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区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94家,年末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从业人员数保持相对稳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7.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3%。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2%;二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为4.34:95.66。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8%。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市场呈下行态势。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疫情的影响,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额125.9亿元,同比下降21.5%,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98.2亿元。房屋施工面积954.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为88.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套数8987套,销售面积105.9万平方米。商品房实现销售额121.1亿元,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01.2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承压前行,受疫情影响稍有下滑,但总体发展平稳。年内全区限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限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3%;乡村限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9.2%。从消费形态来看,商品零售收入完成104.7亿元,同比增长9.9% ;餐饮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2.4%。分行业看:限上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器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完成10.2亿元、10.5亿元、7.4亿元、29.2亿元,增速分别为46.4%、30.6%、14%、-5.9%。线上消费发展势头良好,限上法人企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达到9.6亿元,同比增长32.6%。

六、服务业

服务业增势趋缓,下行压力显现。年内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32.5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16.96亿元,同比增长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73.13亿元,同比增长36.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11.86亿元,同比增长9.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2.93亿元,同比增长160.4%,其中保洁类业务需求潜力进一步被发掘;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109.06亿元,同比增长47.7%,平台灵活用工类企业持续释放增量,使得该行业总量较2021年翻一番;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5.18亿元,同比下降2.5%,教育业受“双减”政策衍生影响,本年度出现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退库现象,导致整个行业首度出现负增长,卫生行业中两家综合医院一退库一迁出导致行业整体增幅回落势头较大。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总额承压运行,利用外资大幅增加。2022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46.9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进口实现59.1亿元,同比下降7.2%;出口实现87.8亿元,同比下降2%。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额8884万美元,同比增长42%。

八、交通、旅游、金融、科技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内全区共有客运车辆(班线客车、包车旅游客车)109辆,4067座;货运车辆2457辆,57013.4吨。

文旅融合成效明显。年末,全区A级旅游景区(点)达2处,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点)1处,AAA级旅游景区(点)1处。举办2022年全区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发放区级惠民消费券5批次,共计118万元。

金融业稳健运行。全区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2032.62亿元,较年初增加246.93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595.88亿元,较年初增加87.18亿元。全区52家保险机构(寿险公司32家,财险公司20家),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3.29亿元,其中,财险12.30亿元,寿险80.99亿元。地方金融组织10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3家、融担性担保公司6家;证券期货25家(期货公司总部1家和期货公司营业部5家;证券公司19家,包含分公司1家,营业部18家),基金港入驻基金机构513家,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58亿元,实缴到位突破222亿元。全区累计主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12家,四板累计挂牌企业101家,上市挂牌企业累计实现直接融资达139亿元。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各类科技人才项目,1家企业成功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年内新增高企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量达到214家,66家企业申报获批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积极推动搭建校企优质资源共享平台,44家企业聘请63位山东理工大学专家担任企业的“科技副总”。

九、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49728人,专任教师3777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4130人,专任教师1154人;初中在校学生35598人,专任教师2623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124人,专任教师159人。拥有小学33所,在校学生51986人,专任教师298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拥有幼儿园108所,在园儿童30435人,专任教师211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47人,专任教师36人。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打造城中社区、百合社区、海岱楼3家城市书房,打造5个“书香淄博”阅读吧、6个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点、8个“5+N”模式升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14家文化驿站。成功举办以“艺路同行 唱响张店”为主题的张店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8项。通过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举办“五好淄博艺起来”主题文艺演出34场。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146场、“送电影下乡”576场;全区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艺演出、阅读活动等2000余场次。举办抗疫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征集各类作品130余部;创作多部体现沿黄文化的戏剧曲艺作品,其中《刘川阳还金》《细柳教子》等多部作品获得省、市奖项。

公共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全区现有医疗卫生单位577家,其中综合医院21家,中医医院4家,专科医院10家,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8家,村卫生室45家,门诊部38家,诊所367家,卫生所、医务室27家,妇幼保健机构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卫生监督机构1家;住院床位数3249张,执业医师数2533人,执业护士数2803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全国电子竞技大赛、中国田径协会大众田径健身达标系列赛、山东省校园足球协会杯青少年精英赛、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山东省国际象棋等级赛、“鸿成杯”健美操和啦啦操公开赛等大型赛事,承办“山东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毽球比赛”、国家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赛事及活动;举办区级赛事活动近200场次,参与人数达十万余人;举办社区运动会300余场次,参赛人数达十万余人。全区“科学健身进万家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

十、城建、环保

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启动10个棚改项目(含火车站北广场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共计17164套住房。雨污分流项目完成56个小区、19条道路共计25.29公里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市政道路项目东四路南段、西四路、西六路基本改造完成,改造里程6.69公里;棚户区改造按计划向前推进,市府一宿舍片区主体施工,城西新村片区基础施工,小西湖片区开始拆迁;实施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居民1580户;天然气居民燃管更换完成25.11万户,老旧小区户内燃气设施改造完成8.51万户。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年优良天数235天,同比增加12天。除臭氧外,其余五项主要污染物均同比改善。其中二氧化硫同比改善6.7%;二氧化氮同比改善5.1%;PM10同比改善9.4%;PM2.5同比改善6.5%;一氧化碳同比改善13.3%。猪龙河裕民路桥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12.7mg/L、氨氮浓度0.889mg/L,均达到地表水四类水体考核标准。

十一、人民生活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据抽样调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95元,同比增长6.3%,人均消费支出33770元,同比增长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71元,同比增长5.4%,人均消费支出34083元,同比下降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63元,同比增长7.3%,人均消费支出19803元,同比增长3.5%。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区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25.44万人,社会保险费总额突破19.56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24万人,基金征缴15.1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1万人,基金征缴2724.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24万人,基金征缴3.12亿元;失业保险参保15.26 万人,基金征缴6063.6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7.18万人,基金征缴3828.12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2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1.20万人,基金征缴9.27亿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31万人,基金征缴(个人缴费)1.98亿元。

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880元,全年累计注销城乡低保对象158名,并为1006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免费电量补助款等共计895万元。通过“慈心一日捐”捐款活动募集善款349余万元,年内支付各类慈善救助金330余万元。积极推进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共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新建、改造镇街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8家,新增长者食堂49家,年内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共39.94万元。办理结婚登记4071对、离婚登记1541对,收养登记9例,发放各类孤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156.7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618.15万元。

 

注:

1.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单位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

4.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含:

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卫生等行业。

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具体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

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社会工作等行业。

5.农林牧渔业中粮食,肉类、奶类、禽蛋的数据口径均含高新区、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