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店区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9527H/2022-537729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09-09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农业农村局 |
为规范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根据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淄博市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淄农办字[2022]8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经济、环保”的要求,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通过多种途径替代部分化学肥料投入,提升施肥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不合理化肥使用,千方百计降低农民用肥成本,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项目目标
继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向纵深发展,实施小麦肥效试验2个,农户施肥调查50户,向社会公开发布小麦、玉米肥料配方各2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万亩次以上,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在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配套上实现突破,打造0.8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升级版。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取样点5个,开展培训1次。
三、 重点任务
(一)开展田间试验示范。我区承担田间试验示范2处。计划在房镇镇和湖田街道各安排小麦肥效试验2处。考虑到区农技中心技术力量薄弱,试验示范全权委托给第三方机构承担。经过多方考察,确定由淄博鲁中农作物研究所承担试验任务,区农技中心负责肥料配方,做好日常监督指导工作。
(二)调查施肥状况。结合我区种植制度、耕地质量和施肥管理水平等,选择种植面积占比最高的5种作物开展施肥调查,并按面积比例确定调查数量。继续开展施肥情况连续跟踪调查监测,掌握农户购肥和作物施肥情况变化,调查对象选择既要体现代表性,又要兼顾长期性,一经选定,要登记造册,连续跟踪调查。农户施肥调查完成50户。调查数据利用“施肥监测通”小程序或PC端登录信息系统填报,并按照规范要求构建施肥数据库。
(三)开展“三新”配套技术示范。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以规模化经营主体为依托,选择基础条件优、产业代表性强,“三新”技术推广基础较好的区域,因地制宜选择轻简化施肥、高效营养诊断、测土施肥等新技术,配方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等新产品,种肥同播机、侧深施肥机、喷肥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新机具,构建集成配套技术模式,组织示范推广,建立“三新”技术示范区。选择房镇镇院上村、湖田街道下湖村建设核心示范区,在显要位置设置标牌,突出展示主要技术内容和预期效果。通过印发技术模式资料、开展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应用“三新”配套技术模式,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转型升级。
(四)深化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开展土壤肥力长期监测。我区完成5个点位的取土化验工作。取样点位必须覆盖国家、省、市、区四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土样必测项目包括: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 磷、速效钾、缓效钾、水解性氮、中微量元素等。二是制定发布配方。分析整理最新的土壤测试、田间试验等基础数据,制定发布小麦、玉米配方各1个。三是强化技术培训。在主要作物施肥关键时期,开展系列科学施肥技术培训,计划培训50人。四印发技术资料。以作物为主线,针对不同土壤养分状况和目标产量,集成施肥配方、肥料品种以及施肥时期、方法、用量等技术形成施肥技术明白纸,做到张贴到村,发放到村委和肥料经销网点,普通农户就近自由索取。通过以上措施,送技术到村到店到户,强化配方肥供应,畅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五)完成2021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工作。
四、资金安排与使用
安排田间试验示范2处,每个试验补贴2万元,需4万元;农户施肥调查50户,每户200元,需1万元;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基础工作1万元;“三新”配套技术推广应用16万元;取土化验11个,每个点补贴300元,资金0.33万元;印刷宣传材料、制作标牌、开展培训1次,资金1.32万元;以上共计23.65万元。
五、有关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区农技中心、局农牧渔业科等人员为成员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等任务,大力推广应用“三新”配套技术模式,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转型升级。
(二)加强基础数据采集管理。严格数据报送制度,区农业农村局指定专人负责基础数据、农户施肥调查数据采集填报工作,并及时上报市局。确保数据科学合理、真实可靠。
(三)明确补贴标准。商品有机肥原则上全额补贴,缓释肥补贴其与常规肥料的差额部分,原则上不超过缓释肥料价格的20%。项目招标采购的肥料必须取得农业农村部门登记证,并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四)规范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优先保障试验示范、施肥调查、技术培训指导等基础性工作,其余部分用于示范区建设补贴。要强化资金使用监管,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采用适当方式公示有关补贴发放情况。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中填报进展情况。
(五)搞好宣传培训。充分发动各方力量,努力扩大技术培训范围。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科学施肥技术和意义,总结推广化肥减量增效典型案例,引导社会客观评价化肥,推进科学减施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