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委员
第58号提案《加快“环山东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建设》的答复
赵彦峻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环山东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张店区为进一步发挥校城融合、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双重优势,着力整合山东理工大学周边区域空间,打造区域创新资源集聚的新经济发展先行板块,建设“环山东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使创业创新成为驱动张店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动力源泉。
(一)创业创新带物理空间范围。“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边界范围大致为世纪路以西,和平路以北,上海路以东,华光路以南区域。主要包括理工大北侧汇美泓域理工大学科技园,东侧大红炉众创空间,西南侧正在建设中的齐创大厦,以及南侧正在建设中的核心项目(项目最终名称还未定,具体位置见附件1图1)。核心项目位于新村路以南,西九路以西,西十路以东,总占地63.3亩,总建筑面积共计29万㎡(其中,地上建面22万㎡,地下建面7万㎡)。
(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核心项目正处于项目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今年4月份已汇报一轮规划与设计方案,目前正根据新要求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该项目依托山东理工大学优势学科及科研资源,主要规划理工大学创新中心、张店会客厅、校友经济创业园、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创业公寓、创意街区等板块。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定位为引导校内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孵化企业,总面积5204平方米;目前已有53家企业入驻,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入股企业37家。新引入中科院兰化所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李跃辉,园区高层次科技人才达10人,其中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4人,泰山学者及泰山产业领军人才6人。山东理工大学大红炉众创空间主要功能定位为青年创业载体,以电商孵化为主的大学生创业园,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目前已有57家企业入驻。齐创大厦的功能定位为满足学校科学技术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工程训练等需求,规划面积8万㎡,现在正在建设中。根据规划,在“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核心项目中“地块三”位置建设理工大学应用创新中心及校友经济创业园(具体位置见附件1图2);该模块占地面积约14.5亩,总建筑面积约5.5万㎡,容积率6.0;功能定位为依托理工大优势学科,建设校办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为入驻企业提供山东理工大学科研成果、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支持,推动高校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开放共享;该板块计划引育校友企业约50家,高质量校企合作项目100余个。
(三)专属政策制定情况。一是张店区人民政府为山东理工大学科技园内新增的在孵企业(迁入企业须原始注册地不在张店区内)提供优惠政策;理工大科技园还为“毕业出园”的企业在项目用地、建设资金、行政审批等方面提供支持。此外,理工大科技园为理工大老师提供创新创业场所,理工大老师参与创业的项目免房租,并且为园区内创业企业提供科小、高企、财税、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二是山东理工大学大红炉众创空间对审核通过后入驻众创空间的项目设置两年孵化期,在孵化期内工位、网络、水、电、暖这些全部免费;此外,为帮助青年创业,平台还引进了中介机构,建立了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工商注册、财税代理、法律咨询、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服务全部免费,真正让青年实现零成本创业。
(四)加强氛围营造。一是积极对接媒体通过专栏发布“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相关政策、措施、成效等资讯,会同宣传部门广泛宣传报道“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中涌现的生动实践、典型案例、优秀项目等,并积极做好对上宣传推介,放大示范效应,扩大影响力,在全区营造浓厚创业创新文化氛围。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确保“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中的企业政策应享尽享,扶持创新型科技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充分发挥山东理工大学大红炉众创空间和科技园平台优势,面向毕业大学生继续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让更多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的优秀校友加入到创业创新带创业。
(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张店区财政设立校城融合专项资金,每年预算约300万元,支持校城融合发展。资金以项目形式下达,用于支持校城共同组织实施的科技项目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人才平台载体及研发机构建设等。
非常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得到您更多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