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必备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达到劳力上劳心的效果,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
一、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
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领导机制,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各学校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全区有专职劳动教育教师100余人,兼职教师2000人。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进行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及当地人力资源,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列出劳动清单。在《淄博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基础上,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列出个性化劳动清单,作为学生日常家庭劳动作业。家庭劳动清单要结合家庭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家长言传身教为主,家校携手,教会学生家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巧。学校布置家庭劳动作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力争做到清单中的劳动技能学会并经常做。
做好劳动记录。由家长监督、指导学生按照其制定的个性化劳动清单开展家务劳动。记录表可参照《家务劳动记录表模板》自行设计,应包含完成的劳动任务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的评价等基本内容。建立学生劳动教育档案制度,存入学生劳动档案。抓实劳动评价。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各学校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家庭劳动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家长评价的督促、激励作用。各学校可通过开展家庭劳动成果、家庭劳动技能展示活动,搭建平台,引领成长。
二、打造“一主两翼”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一主”即以“学校劳动实践教育”为主,“两翼”即“家庭劳动实践教育”和“社区劳动实践教育。”
1.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进课表,每周 1 课时, 通过日常巡课、规范调课等确保开齐、开足,严禁挪用、挤占。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多维度架构,体现系统性;大任务拆解,体现连续性;渐进式发展,体现进阶性;同类型合并,体现完整性。
2.开展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依托班级假日小队,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端午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五一劳动节“寻访劳动者”,志愿者日清理白色垃圾,丰收节体验农活等。
3.制定《张店区劳动教育方案》,指导学校以劳动课程、社区服务、研学实践、德育活动和家校共育等五路径创新劳动育人模式。学校结合周边社区教育环境、劳动基地、研学基地等,整合我区丰富的人文、自然、科技、劳动等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劳动实践活动。
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中发展学生热爱劳动、奉献社会的品质,发展劳动技术和劳动技能。如张店九中与冢子坡社区牵手共建劳动教育,城中小学利用“城中城市书房”服务性实践基地设在我校的便利条件,让学生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安排学生定期开展图书整理、卫生清扫等劳动实践体验,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必须结合起来,在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方面不断创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决不能让劳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短板。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5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