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张店区明德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3-541183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9-15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
班本化课程案例
——稀奇古怪小菜地里的故事
三月,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盼望着盼望着疫情散去的春天我们回到了熟悉的校园,更加让我们惊喜的是,我们有了自己班级的专属小菜地,从此在这一方小菜园时常可见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自然中植物生长的秘密,小菜地里缺水了吗?小植物今天发芽了吗?长高了吗?瞧,我看到了正在挖土的蚯蚓,这些疑问和发现让这一方小菜地成了孩子们每天牵挂的地方。
孩子对自然的探索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为孩子们创造自然的环境,让他们真正地感受自然,接触自然。这样,孩子的生活中有自然,孩子生命里就有自然,就会和自然在一起。
一、稀奇古怪小菜地
每天关于小菜地有聊不完的话题:“怎样让别人知道这是我们班的菜地呢?“为我们的小菜地起个名字吧。”话题一出,小朋友兴致颇高。
婷婷说:“叫小月亮菜地,月亮很漂亮,我们的菜地也很漂亮。”
俊熙说:“叫螃蟹窝小菜地,我喜欢吃螃蟹。”
品浩说:“叫稀奇古怪小菜地,我们想种各种奇奇怪怪的菜。”
小云彩菜地、星星菜地、爱心菜园、蔬菜兄弟、密码菜园……到底选择哪个名字呢?为喜欢的名字投票吧,小朋友轮流上台说出自己的命名理由,希望他人能给自己取的名字投上一票。最终品浩的“稀奇古怪小菜地”以10票领先,获得了大家的赞同。接下来,小朋友找到了装修教室留下的小木板,并给木板涂上了黄色和绿色,就像小苗苗的颜色富有生机,写好“稀奇古怪小菜地”用胶枪粘在比较粗壮的树枝上,我们的菜地名牌就制作好了,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钉牌仪式。
我的思考:
孩子的世界就像雨后的春天,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生命力,一个个充满诗意的菜地名字,足以让我们看到他们对小菜地的喜爱之情,和孩子们对菜园里蔬菜精灵无限的遐想。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我们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惊喜。
二、嗨!芋头
整理好小菜地后,孩子们开始讨论小菜地里种些什么呢?“种胡萝卜、草莓、西瓜、种芋头吧......
孩子们对小班时种的芋头还念念不忘,于是今年我们不仅能在花盆、水里种植芋头,还能在自己的小菜地里种芋头,这让孩子们更加期待。收集芋头种子、挖坑种芋头,孩子们热情洋溢地投入到种芋头的活动当中。
三、突发事件:芋头芽被踩了
种下芋头很长时间它都没有大的变化,就在我们担心它是否能长出时,发生了意外状况“快看,谁踩了我们的芋头,这可是我们刚种上的芋头呀!”循着峻嘉的喊叫声,我看到菜地里多了几个深深的小脚印,刚冒头的小芋头芽被踩歪在了泥里。
当得知是中二班的小朋友种菜时不小心踩了后瀚瀚生气的说:“看我一会去中二班找他们算账。”品皓马上制止他说:“你这样根本不解决问题的。”就这个问题两个孩子产生了很激烈的争论,一个气势汹汹的要去找人算账,一个竭力制止这种不理性的行为,两人争执不下甚至要产生肢体的冲突。那到底什么是算账?要不要找踩到芋头的小朋友算账?孩子们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我的思考:
在孩子们照顾小菜地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芋头被踩了”这一突发事件中从谁踩了芋头、什么是算帐?要不要去找人算账?教师始终在思考如何从幼儿的视角去解决这一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孩子们在讨论中能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迁移生活经验,理解了做事情需要学会思考避免鲁莽,需要讲清道理,更需要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原谅和理解他人,最后共同向和善的方向去发展。小朋友认为算账就是需要对方的一个态度一句道歉的话,然后商量要手拉手一起照顾植物。中一班的孩子经过辩论后去找到了中二班的孩子并收到了他们的道歉。同时,两个班的孩子约好了一起照顾小菜地。
四、保护芋头行动
在这个问题上孩子们已经达成了一致。可是看着被踩掉的芋头芽,小朋友还是非常心疼。
涵一说:“有什么办法帮助芋头吗?”
俊熙说:“可以给保安爷爷建一个小房子,让爷爷来看护菜地。”
之林说:“在菜地旁建一个陷阱,破坏者一来就会掉进去。”
杨杨说:“小朋友可以轮流站岗看护小菜地。”
小朋友们讨论着各自的保护芋头的妙招,怡格想了想说:“我们给芋头扎个篱笆吧,我姥姥家的小菜园就扎篱笆,这样就能保护芋头。”
“好!”小朋友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大家决定扎篱笆,让芋头有一个更安全的空间。
扎什么样的篱笆,用什么扎篱笆呢?经过讨论,通过绘画表征的方法小朋友设计出形式各异的篱笆,其中用树枝扎篱笆的设计获得了一致赞成。
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美工区里的树枝是建造篱笆的好材料,孩子们分头行动,有的找来了线和剪刀,用树枝扎篱笆保护芋头的行动开启了。
小朋友想把找到的树枝、木棍插在芋头的周围,由于土地干木棍插不动,有的小朋友就一个扶木棍,一个用石头当锤子把木棍砸进土里。与此同时,昊昊还发现土地较湿润的地方木棍插进土里就容易的多。树枝小篱笆插好了,子淇又发现了问题:“老师,我们的木棍小篱笆不整齐,高高低低的树枝会不会伤到来照顾蔬菜的人?”
孩子们又展开了讨论,怡格想到:“我们两头插粗的矮的木棍,中间用最长的一根树枝横着绑在两头的木棍上是不是也可以?我姥姥家的篱笆就是这样的,简单又方便。”听了怡格的提议,孩子们又开始进行改造,把找到的比较长的树枝摆在小菜地边,经过比对小菜地的边长是两根长树枝的长度,然后在长树枝连接的地方,插上短一点的木棍做支撑,架起长的树枝,用绳子把长树枝绑到短的木棍上,这样,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忙碌中一个横向的篱笆就扎好了。
我的思考:
在“扎篱笆”活动中,孩子能够在讨论活动中积极地绘制、分享自己想要设计的篱笆;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等方法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感受干湿泥地的不同特性等科学知识。学会了在树枝间绕绳,锻炼了手眼协调,习得了生活技巧。
在瑞吉欧教育理念中,儿童被看作是独特的、好奇的、能干的、有潜能的、渴求关系的、活跃的知识建构者,以及权利拥有者而不是需求者。所以,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坚持观察幼儿,信任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五、假如我是一个芋头
在孩子们的照顾下芋头慢慢发芽了,并且一天天地长大,小朋友对芋头充满了好奇。一天涵一在绘画,边画边说:“我是一棵芋头,我喜欢和小朋友捉迷藏。”旁边正在画画的小朋友有了兴趣,“我是一棵芋头,我想让小朋友给我浇水。”“我是一棵芋头,我会给小朋友遮风挡雨。”……以“我是一棵芋头”进行的故事创编活动让班里会讲故事会画故事画的孩子越来越多。自然、语言和绘画让小朋友的想象插上了自由的翅膀。
我的思考:
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我们也及时利用网络图的形式进行梳理。
幼儿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开始没有终点,“种植芋头、保护芋头”亦是如此,“种植活动拓宽了幼儿教育的场域,让幼儿的探索学习空间更加开放。“种植芋头、保护芋头”的过程是幼儿带着兴趣去探索、学习的一个过程。孩子们通过话题讨论、实际操作,表现出了勇于探究的态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帮助幼儿逐步养成乐于想象和创造的品质。“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在亲近自然中关注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知识,探索动植物的奥秘。在做中学,学中乐。
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幼儿,关注幼儿,跟随幼儿的脚步去观察幼儿的学习,发现孩子更多闪光点,相信幼儿能够创造无限可能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