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张店区重庆路小学2023-2024学年学校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4-549421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9-01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张店区重庆路小学2023-2024学年学校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9-01
  • 字号:
  • |
  • 打印

                                                                                               美好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学校
                                                                                     ——张店区重庆路小学2023-2024学年学校工作总结

       张店区重庆路小学在区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美同行,和好作伴,努力培养阳光自信、智慧创新、笃行志远的美好少年,办师生向往、内涵丰富、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
       一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一训三风”优秀案例、山东省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展评一等奖等近20项国家、省市区级荣誉。山东省啦啦操比赛包揽四个项目冠军、佳音合唱团连续四年蝉联淄博市合唱比赛第一名,1课例获中央电化教育馆融合创新应用优秀教学案例。学校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赢得了社会、家长的高度赞誉。
       一、文化引领,内涵发展:擦亮“美好教育”金名片
学校深入挖掘“美好教育”文化密码,凝聚师生共识。教育就是教人美好的事业,它有两项关键使命:一是要教会学生追求和实现美好的品质与能力;           二是要教会学生对社会负责,让世界因他们的努力而更美好。“办美好学校、塑美好教师、育美好学生”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逐渐形成办学追求育人化、价值引领体系化、岗位工作标准化、课堂教学生本化、德育活动仪式化、学生管理自主化、教师培养个性化、校园环境故事化、校园人际简单化、教育创新常态化等富有美好教育朴素追求的特色办学之路。
       二、党建引领,思政铸魂:打造“党建+”美好品牌
       学校党支部持续推进“党建+”品牌创建,聚焦主题主线,把准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双融合。
       政治建设有高度。精心构建“党建+思政”内容体系,与山东理工大学、重庆路中学组成教研共同体,定期联合教研,梳理教学锚点,分层找准重点,推进全面贯通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研体系建设;围绕建设思政“大课堂”,充分挖掘、整合思政、语文等学科教育资源,精心设计“蒸花馍”、“中秋月”等主题教育活动,让思政育人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思想共振,与实践同行,培根铸魂真正落地。
       组织建设有力度。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集中承诺活动,加强师生意识形态教育,发挥党员表率作用,开展“我身边的榜样”“党员的微笑大使”“孩子的知心朋友”系列活动。
       作风建设有硬度。扎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党史故事进校园”“电影党史课”“时代先锋个人评选”等活动,引导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悦美”服务有温度。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堂进社区”“志愿服务睦邻集市”等志愿服务活动,“悦美”志愿服务成为名片,广受社区民众赞誉。
       同时,学校牢守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通过“五化”并举密织安全防护网。管理队伍网格化、安全职责全员化、安全教育多元化、安全培训专业化、安全防线联防化,携手“安全六校长”,共筑和谐温馨平安校园。
       三、课程创新,五育并举:构筑教育美好愿景
       学校以“美好”为核心,采用全员、全域、全程“三全”推进策略,构建起涵盖德美、智美、健美、艺美、创美“五美一体”的美好课程体系,致力于实现活动课程化、教学生本化、课程特色化、实践项目化和评价增值化,推动学校育人模式深刻变革。
       课程育人,催生百花齐放。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设置包括艺术、体育、科技、文化、心理五大类50余个拓展课程,供学生选课走班,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体验、创造中陶冶性情、发展素养。举办校园“五节”,为学生发展搭建多元平台。佳音童声合唱团与俄罗斯格林卡男童合唱团同台共唱,炫舞啦啦操队包揽省赛四个项目冠军,两支队伍暑期受邀参加全国比赛。
       项目学习,驱动深度阅读。学校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开展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等八大主题序列阅读实践,实现了“从读一本书到读一类书,从读课内书到读课外书,从关注阅读方法到关注阅读素养”的三大转变,搭建起阅读与生活的桥梁,实现阅读价值最大化。
       四、深耕课堂,锻技砺师:缔造教师美好梯队
       “双新”课堂,建构智慧场域。学校积极践行“双新”课堂教学理念,每周扎实开展“二磨三备”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计划;每月精心组织学科教研,定主题、定内容、定课例;每学期进行双新课堂达标展示课,先由学科发展委员会出示导师示范课,辐射带动全体老师每人一节“双新达标课”,推选优秀团队参加博雅杯团队赛课。一系列举措,真正使课堂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学习场域,实现了学科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并举共生。
       “一核三元”,赋能专业成长。学校持续推进教师发展供给侧改革,为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以“双新”课堂为核心,通过校本研修、科研课题、研究共同体三元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即创新“双向双线”教研形式,发挥“学校——学科组——备课组”三级校本研修引领作用,成立学科发展工作室、青鸾团等研究共同体,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成长,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人人有目标、个个有特色,实现青年教师加速发展、骨干教师持续发展、成熟教师特色发展,助力学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一年来,1人获省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被评为市名师培养人选,2人为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5人被评为市骨干教师,11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11人被评为区教学能手,6人被评为区教坛新秀,10人被评为区骨干教师,5人被评为区科研能手,9人获区优质课一等奖,在研省市区课题25个。
       五、以美育人,家校同频:奠基德育美好蓝图
       实施“美好少年”增值评价。学校秉持“让每个生命美好绽放”的评价理念,构建了“美好少年”综合评价体系,围绕品德美好、行为美好、学习美好、身心美好、才艺美好、劳动美好“六个美好”,细分为十二项素养指标,融入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构建德育主题课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项德育内容,依托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啄木鸟在行动动态评价四个主要阵地,通过节日课程、实践课程、特色课程三大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打下靓丽的人生底色。
       筑牢“家校社网”四大心育主阵地。学校联手高校成立“社会心理服务实践基地”“美好心育”家校研究共同体,构建“美心”家校共育课程体系。围绕通识课程、梯级课程和特需课程三大主题课程,结合家庭建设、教养策略、社会适应、人际沟通等十方面内容,通过家长微课、家长沙龙、心理健康教育月等多维度活动的实施,逐步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协同育人模式,共建“学生美好、教师美好、师生美好、亲子美好、家校美好”的美好教育生态。
       六、实践赋能,信息织梦:点亮教育美好未来
       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创新,成功举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项目探究,涵盖劳动价值、职业理想、家务实践统计及未来劳动规划等主题,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学校致力于打造并升级智慧校园2.0版本,精心构建多样化智慧场域,积极探索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结合“FEG未来教室”的智能化教学环境、“希沃白板5”丰富的教学工具、“交互式系统”的教学行为分析、以及“习作2.0系统”的自动批改功能,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前准备、课堂实施与课后反思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一年来,先后获得淄博市交互在线教学系统优秀案例、淄博市优秀学校创客空间、市课题“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范式研究”以优秀结题。
       七、问题及工作打算
       (一)存在问题
       1.随着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功能室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2.教师紧缺,师生比1:21,加之,年轻女教师多,生育集中,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压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依托“基于项目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研究”,加大书香校园建设,让师生共沐书香,共享生命成长。
       2.以推进“家校社网”四大“心育”主阵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全环境育人新生态。
       3.加大智慧校园建设,真正实现从技术驱动向育人为本的转变,从碎片化建设向系统推进转变,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奠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未来,全体重小人将不忘初心,举旗子,树样子,用法子,趟路子,朝着理想成长,奔着美好领航,继续在教育之路上做温情的守护者和平凡的逐梦人,为张店教育贡献重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