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2023-2024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4-549465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7-19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2023-2024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7-19
  • 字号:
  • |
  • 打印

凡心所向  一苇以航

张店区潘南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研究中心“学为中心,素养为本”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五个关键点,多维度探寻思政一体化建设路径,夯实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落实大单元集体备课,抓实读书与写字项目,做实双平台的开发及应用,在促进师生发展中提高教学质量,让教育走向高品质内涵发展之路。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凡心所向 一苇以航。下面从五个方面作汇报:

一、筑牢思政,立德树人明方向

学校构建思政一体化育人新模式,思政课程有机融入教育主题,赋能课程思政全环境育人,真正发挥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思想政治引领,助推教师发展

领导班子讲“青春心向党,奋斗新时代”思政课,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坚持思政课的思想与价值引领。开展以“踏春且思‘政’当时”为主题的思政教师时政评述展示活动,更好地发挥小学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重构思政教师团队体系,从以往的“专家引航”向“骨干担当、青年奋先”迈进,携手同行。开展思政教师主题阅读活动,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

2.打造核心教育,构建思政课程

 学校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起“德、慧、健、雅、创”五大乐学追光课程群,培养精神饱满、身心愉快、主动合作、勇于创新、充满自信、受人欢迎的潘南学子。在思政常态课中积极落实“课前三分钟”素养展示活动,学生分享德育故事和社会热点事件,融入思政教育素材,平台搭建讲好思政。教师依托核心素养聚焦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评价量表,在实践中提炼创新,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在磨课评课中研讨反思,让课堂教学彰显政治性和思想性,打造更有实效、更具魅力的思政课程。

3.协同课程发展,共筑课程思政

围绕四jing文化不断延伸发展,守正且鼎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净能生美”开展“我爱我家”、“绿色小卫士”主题活动,关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变废为宝我能行。围绕“竞能超越”开展“我在这里长大”主题活动,通过绘制家乡的美景美物,感知家乡人的可爱。围绕“静能生慧”开展“学会合理消费,生活有滋有味”主题活动,培育合理消费的好习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围绕“敬能守法”开展“法治在我心中”主题活动,理解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

本学期以一节思政课为主线,围绕“分享快乐”这一实践主题贯穿于N节学科教学中,搭建“1+1+N”一体化主题项目实践活动。筑牢课内外、全学科实践育人的思政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奔赴,为爱同行。

二、践行双新,以课促研提素养  

1.理论先+专业论坛,在“学”中

落实备课会要求,通过“自主学习+专家引领+集体分享”学习模式积极开展双新(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双主题(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双视角(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和方法、学生关键能力和学习规律)学习与实践探索。利用业务培训、组长论坛、金色之声等平台让教师分享课标学习内容及感悟,让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地

2.实践应用+教学改革,在“探”中求“新”

创设“我为新课标代言活动”,开展落实课标在行动”“大单元课例研讨“教学评一体化”“作业设计”等主题教研活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这学期各学科深入钻研“学业要求”,采取“学业要求—内容要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课堂测评”闭环研究方式,注重有效导语的设计、开放问题的设计、现实背景的设计,从素养提升的角度审视课堂。探索“静悄悄-亮闪闪-文绉绉-齐刷刷”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安静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思维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在“静动结合”中助力课堂教学改革。

3.课例打磨+互动研讨,在“做”中求“稳”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向35分钟要质量,每节课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实现当堂达标80%。开展双新达标课堂人人赛课(84节)和立标杆课活动(20节),促进强课提质;积极推进新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师教师引领课四级课堂展示;通过与齐德学校和东方实验学校的联谊课堂,有助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关注每位教师的常态课教学,采取推门听课与预约听课相结合的方式,所有中层以上领导班子下沉学科组对常态课进行巡课和指导;通过听评课、座谈交流、倾听学生心声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学工作实施有效指导与督查,让每位教师做课堂教学的明白人。

4.成果展示+素养提升,在“练”中求“质”

将学科素养“链接”学生生活,设计综合性、拓展性、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也练起“学科基本功”,爱上学科,爱上学习。单元阶段性学习成果展示,让学生在特色项目中大放异彩;鼓励人人开口讲学科知识,让学生以创造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讲出自信,讲出水平,让学生成为学科的代言人开展多彩学科节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激发学习内驱力,让素养提升看得见

三、单元引领,互联共研促发展

 1.“集”思广义,“备”出精彩

聚焦单元统整,采取三磨两备备课模式,确定集体备课的结构和流程,优化“学科备课模板”。按照“四定、五议、六统一”的原则,扎实推进大单元备课。鼓励教师基于“大概念、大主题、大情境、大任务”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基于核心概念,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2.打通教研新路径,扎实教研润底色

将备课组分为语文、数学和综合三大教研组,各学科组结合区级教研主题,分解细化,形成学校学科“微主题”教研清单。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做到有规范、有主题、有落实、有评价、有效度,在原有“我学新课标-学科新视角-共研新课堂-聚焦新话题-话说新实践”五新集体教研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教师课堂展示期间的“灵活教研时间”和年级备课组内的“单元备课和作业设计教研时间”(建立作业资源库、课时达标资源库),让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真正参与到适合的教研活动中。

3.夯基础强队伍,聚合力谋发展

一是从学校制度建设、教师荣誉表彰、教师工作评价等方面着力体现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夯实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基础。二是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四级梯队,明晰“胜任—成长—研究—卓越”的发展路径,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目标进行精准培训。

4.淬炼基本功,赋能助成长

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围绕“硬笔书法、诵读经典、说课技能、命题能力”4个方面开展“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成长”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学校现有市区级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15人、教学能手31人、骨干教师22人、优秀教师59人。

四、读写联动,以融促合润心灵

专题解读《张店区小学语文阅读写字“五个一”工程》,开展学情调研,将读写项目融入日常教研和教学。

(一)课程建设:赋能读写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建“4+1”悦读乐写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掌握汉字书写技能,有力推进小学段阅读与写字项目。

(二)课程实施:构建读写素养提升新样态

1.悦读助成长

1)诵读知韵:开展每日一诵读活动,统筹晨诵时间、统配诵读内容,统合诵读方法。举办“诵中华经典 润七彩童年”经典诵读比赛,展示阅读成果。

2)乐读激趣:每周一节阅读课,以阅读为基点撬动全学科阅读特色项目推进;完善班级图书角,丰富图书资源;建设文化走廊,优化读书环境。丰富阅读形态,开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节系列活动;每月开展阅读展示活动,评选三级“阅读小明星”,持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慧读明法:教师每人一节阅读课,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归类小学阅读内容,引导学生从基础性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提升阅读品质。

4)共读提效:为教师订购杂志期刊,购买专业书籍。感悟交流、好文推荐等多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家校亲子阅读机制,每日推送《父母早报》,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家长经验分享会并为家长推荐阅读书目,让家长也成为阅读的参与者。

2.乐写润童心

有序:书法课集体备课,对语文教材书写重点归类总结;合理安排“课上指导类汉字”、“每天午写练习类汉字”;常态化书写管理,以查促练

有范:张贴双姿图,设定书写口号,观看书写视频,促进好习惯养成。教师常态练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有法:每周一节写字课,确保习字时间;果而优、一帆软件助力方法习得;编制并印发校本书写练习册,保障有效练习;书法进校园持续开展,专家引领促提升。

有效:每月教师、学生书法作品展,评选“书法小明星”,以展促评,持续保持师生练字的习惯。

3.多元评价促成长:通过教师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不断提升学生阅读与写字能力。

五、平台赋能,交互常态谋创新

1.借助数字化平台,让数智技术赋能智慧课堂

1)全学科推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项目,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范式研究,形成各学科课例资源库。

2)技术整合: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与研磨课活动,以教育信息化助力“三个课堂”稳步推进。截止5月份,我校开展名师课堂347节、专递课堂333节、名校课堂200节,初步构架起学校的交互式、立体式、融合式互联网课堂。网络教研189次、教师培训94次、互动教研6次,形成学校融合式互联网教研培训新常态。

3)应用创新:依托淄博市智慧教学大数据平台,借助“希沃数字化校园统一服务平台”,实现在线集体备课、在线听评课、班级管理、校本资源共建共享、智慧运维管理,达到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创新。

充分挖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上的各种资源,为课堂补充素材;为学生拓宽视野、提升技能、陶冶情操;为劳动教育、课后服务等提供资源;为教师的教研和教改提供方法;为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淄博市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引入AI技术,实现“双师课堂”、微课推送、备课教学、课件制作、作业设计等多个场景的创新应用。初步探究出“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和教研功能进行集体备课;一人主备,其他老师辅备”和“双师课堂教学”一般流程。

4)规范管理:根据“按需应用、积极应用、创新应用、规范应用”原则,制定《张店区潘南小学关于规范和优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的工作方案》。加强平台使用管理,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定期检查是否正常开课,对已上传资源的摸底、甄别,不符合优质资源要求的内容进行清理。落实在线巡课制度,关注课堂常规、设课与上课相符、师德师风等情况,每天对巡课情况进行反馈。

2.信息化项目扎实推进,成果斐然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获“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组织实施类学校典型案例”,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实践项目创新成果《融合信息技术 构建“三阶段四环节”教学范式》在“山东商报”发表,《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应用案例》等多篇信息化论文发表于省级报刊;在市、区“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案例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优秀作业”等评选中我校教师多人获奖;在山东省ZMA第五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淄博市第七届智力运动会编程活动中,我校有30人获奖。

各位领导,奋楫扬帆行致远,笃行不怠启新程。潘南小学将继续秉承“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在区教育研究中心各位领导的引领、指导和帮扶下,脚踏实地研教学、培植素养促发展、做有质量的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