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教”无止境 “研”途有光——张店区城中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教研活动纪实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4-549506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1-04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教”无止境 “研”途有光——张店区城中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教研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4-11-04
  • 字号:
  • |
  • 打印

“教”无止境 “研”途有光

——张店区城中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教研活动纪实

 

为发挥学科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张店区城中小学数学学科基地举行了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张欣老师主持,一二年级数学组承担,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参与。

研读新课标

张蕊老师结合新课标解答了“数学是什么?”的问题,张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是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建构等,理解和表达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主导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当以数学知识的教学为载体,传递数学思想,发扬数学的功能与价值。

学科新视角

张欣老师分享了《你的课堂上,学生参与评价了吗?——“教—学—评”一体化如何落地 》,张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分析了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参与评价以及在评价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张老师强调,课堂上教师评价不可或缺,但如果能让学生也作为评价的主体,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还能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聚焦新话题

梁秀娟老师提出了本次研讨的话题:结合自己教学,谈一谈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老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最后,梁老师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积极提升教学质量,采用多种手法灵活教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热爱数学。

共研新课堂

李文静老师就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进行了模拟讲课。李老师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明白算理,初步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适时引导,让学生的解决问题思路变得有条理、有根据。针对李老师的模拟讲课,老师们各抒己见,肯定了李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同时指出了教学过程、核心问题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并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共话新实践

10月10日,李文静老师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一课进行了课堂展示。李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及探索的空间,通过观察、概括、比较、交流、总结等活动,建立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模型,理解运算顺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聚焦数学核心素养,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教无定法,艺无止境;心有所向,方能行远。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只为凝聚更多的教育力量。在未来教育征程中,城中小学数学组将继续以新课标为指导,扎根课堂,深化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实践,聚力生长,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