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张店区绿杉园小学作业改革与管理实施方案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3-527171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8-27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绿杉园小学作业改革与管理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1.成立“作业改革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课业的监控,保证作业改革工作的实效性。
组长:张波
副组长:房丽
组员:赵彦 王硕 郭子菡 各年级组长
2.认真学习省、市、区教育局关于“双减”工作的文件,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作业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查实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并立即予以纠正。
3.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狠抓督查落实,年级组长具体负责各年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的任务,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减负的任务。
三、改革目标
1.通过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总结与提炼,逐步形成校本化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评价、辅导和检查等体系。
2.学科作业布置兼顾基础知识巩固和学习方法及能力的拓展,做到作业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
3.积极探索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的实施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作业评价科学高效,针对性强,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
四、具体工作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我们要摈弃唯分数的教学质量观念,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市、区教育局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相关文件,深入讨论,理解内涵,明确要求,提高认识。教师要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重要意义,实行科学减负,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规范教学行为。坚持依法治教,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调整意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导处、年级组要及时、不定期地抽查教师执行课程计划和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杜绝私自停课、占课、挪用活动类课程的现象,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3.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四、五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60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做到做到“三禁止”、“三控制”、“三加强”。“三禁止”:禁止把作业作为处罚过失学生的手段;禁止互相用作业去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禁止布置简单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三控制”:一是控制作业总量;二是严格控制非基础学科布置课后作业;三是控制周六、周日布置的作业量。“三加强”:一是加强作业设计的把关。由各备课组统一把关,所设计作业习题做到五性:即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多样性,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尤其要分层次布置和提出作业要求,提倡“弹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加强作业设计的管理并集思广益,尝试设计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作业。二加强练习册、习题集管理,只准学生使用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一种练习册,三是加强作业负担监控。做到每月调查负担情况并进行评价,如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向校长室、教导处反映教师作业布置的有关情况。
4.作业设计的改革。作业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是学生再学习、再实践,反思知识、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前者必须精谋,才有后者的巧练,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探索者
活动性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实物现象、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这种作业能彻底改变作业简单重复的弊端,使作业由以往的单调、枯燥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2)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成功者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3)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开放性作业是指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等。它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4)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研究者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原理的启发下,归纳、推理、探究出事物的规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保障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明确“减负”的重要意义,确保“减负”落到实处。
2.教导处要引导教师深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以备课为重点,上课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树立有效的教学思想,重视有效的教学环节,控制单向的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3.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广泛开展科技、文体、艺术、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
4.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减负工作的社会环境。教导处要通过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广泛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全方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严肃督查,强化管理。教导处要建立“巡课通报制度”,保证专课专用,要切实加强作业管理,坚持作业“精选、批改、讲评”原则,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落实减负任务,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6.建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实效列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对于教师违反规定,且因布置大量无效机械重复作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者调离现学校任教或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