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教学信息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4-5494331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9-06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教学信息

发布日期:2024-09-06
  • 字号:
  • |
  • 打印

“新”聚“心”  落实“三新”

——莲池学校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执行“双减”、“双新”、“五项管理”、教学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落实区教研中心、学校三年规划、学校工作计划等相关要求,以“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目标,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核心,以作业改革、学科基地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抓手,积极构建有序有趣有效的清润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落实规范管理年、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依法依规办学。

2.完成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科基地建设任务,提升教学品质。

3.深化清润课堂建设,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继续办好教师专业发展学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办学

1.认真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规范整治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师德师风失范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和广大教师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清理整治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

2.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及市教育局规范办学行为的统一规定。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保证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高质量完成书面作业,最大限度地使书面作业不出校门;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做好学生帮扶。办好课后服务课程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规范社团行为,提高社团服务质量。

3.全面实施领导包级制、巡课巡研制、学情调查员制、家庭作业公示报备制,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加大备课、上课、听课、课后服务、学生体育锻炼、作业批改、教研的管理力度,形成五步闭环管理:有方案、有部署、有监管、有评价、有反馈,实现网上即时通报。

4.加强体质健康管理。上好体育健康课、心理健康课,级部统一备课,统一上课内容,统一做好体质、心理健康、视力监测工作。

5.健全家校共育机制,加强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定期家访,积极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和学生、班级、学校工作动态、取得的成绩。要主动承担应有的教育责任,服务好学生、家长,遇事不推诿。学校定期邀请学生家长网上问卷、到校谈心,及时、全面掌握学情和家长意愿,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断提升家长满意度。

6.做好学业质量监测。继续加强命题研究,突出试题的素养导向,引领教师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实施。加强学业质量检测的规范管理,加强数据分析研究,发挥检测的诊断功能,提炼解读数据背后的教育问题,切实服务于精准教研。根据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按照“教学-监测-分析-反馈”等环节循环递进的原则,教务处将对差距较大班级实施精准跟进教研,帮助任课教师提升教学成绩。

7.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管好图书、课堂等教育阵地,按照程序严格管控课外读物。

8.做好安全教育、国防教育、融合教育、艺体测评等工作。

(二)课程建设

1.根据张店区课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莲池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强化综合学习和学科实践,注重真实情景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各门课程均安排不少于10%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把研学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每学年安排不少于2次集体研学实践活动,课时可统筹集中安排。

2.统筹校内外教学资源,开发建设符合课程标准的优秀课例,满足师生学习需要,充分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淄博市在线交互系统,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3.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落实中小学生学情分析指南,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增强教学针对性。提升命题质量,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一学一评”有机衔接。科学使用山东省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学生全过程成长档案。

4.丰富完善科学、劳动、心理等课程内容,做好科创节、劳动周、心理筛查等工作。

(三)清润课堂

1.主题式课标研读。各学科组、备课组确定本学科一个研究主题,精读课标,丰富实践,提炼精华,形成教学成果。原则上一学期一主题。

2.认真落实山东省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张店区小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持续深入抓好课堂教学。

3.明确清润课堂标准,凸显有序、有趣、有效的基本特征,严格把控教研、备课、课堂、作业四关,通过行政推进教研课、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讨课、青年教师成长课促进集体教研、集体备课质量。

(四)学科教研基地

我校是体育、道德与法治学科区级教研基地,基地负责人、全体成员要全面开展研究工作,在做好学习、教研的同时,要及时整理归档,做好过程性工作,并做好宣传。

(五)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梯队订单式培养。精准分析个人专业成长现状,精准分级,精准培养,快速见效。明确上级各类评选的策略、标准和时间节点,拿出行之有效的梯队教师培养方案,选种子、定调子、育苗子、长成树、聚成林。精准分梯队,每个梯队都有哪些人、整体该该如何培养;重点培养谁,又该如何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养,都要有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科研接地气,重实效,重视成果形成和推广。根据区“多元面广优质”的要求,建议把握时代脉搏,围绕教育热点难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做出解决问题的打算,进而转化成课题,深入地进行理论、实践等方面的研究,让教师依托课题研究,成长为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没有参加区级及以上课题的老师都要申报校级课题,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已立项的课题,要按照课题规划,积极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见到实效。要加强成果形成和推广工作,自觉与兄弟学校建立研究联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积极推广莲池学校经验,扩大科研效益。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市、省、全国级别的课题,持续提升影响力。

3.充分发挥名师、区学科骨干团队教师引领带动作用,协调、统筹、汇集教研资源力量,组织开展“高品质课堂”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为育人方式的改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提供理论先导和行动方案。

(六)进一步提升艺体科技比赛、抽测成绩。

加大艺体科技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的有效性研究,逐步固化成校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进行结合,规划好教学和训练内容,将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有效性,争取在各级比赛中为学校争光,艺体科技成绩稳居全区前列。

(七)规范开展语言文字工作。

规范教师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情况,完成语委交办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