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店区凯瑞小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部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2-527190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02-19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
张店区凯瑞小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张店区教体局的工作要点和理念,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和年度目标,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状课程部树立“教学质量+师生素养”双提高理念,随时做好准备调整教育教学方式,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学科教研为基础,以教学活动为依托,引领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助推“阳光凯瑞”品牌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课程部工作职责,本学期根据疫情形势,做好课程衔接;落实一岗双责,强化规范办学,落实五项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做好学科特色,争创一品多特;优化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效果,推进教育改革;关注身心健康,落实劳动教育,培养阳光学生;创建智慧校园,推动信息化教学融合发展;走出去、引进来,加大活动宣传,时刻走在教育探索的前沿。
三、项目重点
1.线上线下,课程衔接。
2.规范办学,五项管理。
3.课程体系,一品多特。
4.优化教研,推进改革。
5.身心健康,劳动教育。
6.智慧校园,信息化教学融合。
7.加大工作宣传。
四、达成策略
(一)线上线下,课程衔接
1.根据疫情形势,随时启动线上教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师生使用钉钉直播课堂,开展网上直播、在线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
2.线上教学期间,各备课组加强教研,集体备课,进度统一,挂靠领导跟踪听课指导,保证教学质量。
3.开学后进行线上教学质量摸底,避免重复性学习的同时,做好缺课补课工作,将新授课与线上教学做好衔接,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
4.开学前再次学习和明确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常规管理的相关要求,达到人人熟知,明确职责和工作要求。
(二)规范办学,五项管理
1.多途径常规性培训。通过学校会议、年级组会议、班主任会议等途径学习规范办学和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包括请假、调课、代课、备课、候课、上课等常规和作业、读物、体质、睡眠、手机等规定的标准,达到人人熟知,明确职责要求。
2.一岗双责,不定时过程性检查。继续加大过程性检查和反馈力度,包括每天巡视校园和班级,每月抽查候课和课堂,学期检查备课和作业,随机询问学生和座谈等。有检查有反馈有整改,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再培训、再检查、再反馈,有效保障教学安全。
3.定期终结性检查。规范期中、期末集中检查,重视个人展示和学习,选出优秀作业、听评课进行展评,发现特色做法交流分享,推荐优秀团队全校汇报,创新展评和汇报的形式,真正起到榜样示范效果。人人争当培训师,管理的指导作用大于批评的效果。
4.增补式规范档案。规范办学(包括课后服务)、五项管理专案专档,在系统、有序的工作中随时保存资料,使档案实现定期增补、及时换新,高效管理解放双手和大脑。尤其课后服务工作要保持课程特色,切实服务家庭的需求。
(三)课程体系,一品多特
1.落实课程设置方案。严格执行山东省课程设置方案,根据教育部五项管理的要求,参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劳动、心理、书法等课程的最新建议,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课程。一校一总表,一班一课表,课表上下一致。
2.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课程实施离不开一线教师,国家课程实施要规范,地方课程应用需创新,校本课程开发则要在教学实践中突破和完善,课程部要激发教师开发课程的兴趣,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3X”阳光课程体系。
3.培育特色课程品牌。扎实推进全科阅读课程、全员创客课程、特色篮球课程、快板儿课程、剪纸课程、stem课程,深入挖掘心理健康课程、劳动实践课程的资源,探索特色排球课程的可行性,逐步实现阳光课程品牌下的多个特色发展。
4.充分发挥课程作用。通过各类活动中展示特色课程的实施效果,推广特色课程的普及价值,打造具有专长的品牌教师队伍,支撑师生在各级篮球、朗诵、艺术、科技比赛中获得佳绩,发挥好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体现其发展素质教育的作用。
(四)优化教研,推进改革
1.推进学本课堂,提升课堂品质。继续以张店区“学为中心 素养为本”课堂教学实施意见为抓手,潜心研究基于思维发展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融合学校交往式教学课堂模式,撬动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每一个学生深度学习,全面提升课堂品质。
2.优化双线教研,深化协同发展。以市区校三级学科教研主题为主线,构建“教学部门--四竹团队—学科备课组—师徒结对”的多维同伴式教研模式,采取线上线下双线结合的方式,突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让教研随时随地进行。
3.蹲点包校教研,聚焦作业改革。充分尊重并发挥蹲点包校教研员的专家引领作用,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包校教研活动,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带动教师的研究能力,聚焦大单元作业设计优化改革,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突破。
4.完成好语言文字专项工作。落实教师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确保校园文化用语用字规范,加强语言文字宣传普及工作,落实古诗词诵读、汉字书写、推普周、普通话测试、诵吟特色展示、经典诗歌展演等工作,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身心健康,劳动教育
1.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开发并上好心理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活动月活动,开通三种以上心理疏导绿色通道,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做好相关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台账,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家校携手培养健康学生。
2.有效预防学生近视。全体教师严抓学生读书、写字、握笔姿势,规范作业量和作业时间,限制电子大屏的使用时间,增加眼保健操次数并提高质量,通过开展眼操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爱眼、护眼的热情,家校合力预防学生近视。
3.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保障充足的大课间和体育活动时间,加强体育课的质量管理,保证课堂体能的训练效果,适当加入体育家庭作业,提高学生体测水平和成绩。定期组织田径运动会、达标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篮球联赛等活动,激发全员运动、尚武的热情。
4.重视落实劳动教育。结合上级要求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组建劳动教师团队,完善劳动指导手册,和学生部联合开展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中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形成劳动品格,争做劳动小达人。
(六)智慧校园,信息化教学融合
1.智慧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智慧教室FEG系统、文香系统、双师系统、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的教学辅助功能,积极开展优秀经验分享培训,让智慧教室作用最大化。其中,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需要由上而下的系统培训。
2.平台资源建设。建设好张店智慧教育云平台机构下的学校空间,共同完善学校简介、校园风采、学校资讯等内容。利用好学乐云人人通平台,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提供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类资源。专人负责,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3.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研究。继续建设学校信息化教学团队,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明确各自分工,定期开展主题研讨。学期中开展集体培训,定期推送、分享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教师学习。监督智慧教育实践班的教学质量,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4.持续推进“三个课堂”。积极响应区信息化应用的重点项目工程,发动骨干教师参与“名师课堂”的直播或录播,探索“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和已有系统的结合应用,尽力为有需求的学校送去“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
(七)加大工作宣传
1.上级活动部门宣传。
2.学校活动发动教师宣传。
3.走出去,引进来,同进步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