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2023-2024学年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4-549427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7-20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2024学年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发布日期:2024-07-20
  • 字号:
  • |
  • 打印

深耕细作共成长 蓄势攀登更齐悦

---2023-2024学年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张店区齐悦实验小学

2024年7月)

一年来,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秉承“行方智圆”校训,以学校“质量提升年”为目标任务,坚持“党建引领”,聚力常规管理精细化、师德师常态化、课程建设特色化、教师培养系统化四个抓手,探索“双新、双减”背景下“全环境育人”新模式,不断提高办学品质,打造“智慧齐悦”教育品牌。

一、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履行党建责任,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支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确保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持续推进“学习强校 党建有声”党建品牌建设。坚持“共绘同心圆”工作法。以党支部引领为 “圆心”,辐射家校社协同“半径”,打通党、团、队育人“圆弧”,绘制最大同心圆;构建“党支部、党小组”两级管理,实施“支部建在级部”“党小组建在备课组”的双建机制,重心下移、垂直管理,实现党建与教学深融同频,上下兼容,打造和而不同的备课组和活力级部;实行双培养机制,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开展“青年党员夜校”,带动青年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共同提高,“双建、双培、青年党员夜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了学校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为学校向好、向优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在不断完善“共绘同心圆”党建工作法中,坚持“3xin”工作原则,即“学习走心、活动走新、育人走欣”,从学一个党建微知识、走一条红色路线,传一种红色精神,展一期优秀党员、讲一个党员故事、青年党员微党课等形式,不断丰富党建品牌内涵。继续扩大党建“红色朋友圈”,本年度与淄博市体育中心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为推动学校发展再拓新思路。

二、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石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道德根基

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十项行为准则》,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师德建设的政治属性,争做“四有”好老师;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学习主题,通过道德讲堂、志愿宣讲等方式,引导全体教职工明确师德底线,规范职业行为;开展“师德故事征集、最美教师、师德模范”评选活动,倡树师德楷模;邀请全国最美教师王菲、齐鲁名师到校做主题培训,引领教师见贤思齐。全方位助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二)构建梯队培养机制,教师成长拾级而上

构建“5431”青绿教师梯队,通过自主申报—学校审核—双向选择确定“新竹一青竹一绿竹一翠竹一修竹”五级梯队,系统实施“5431”教师培养工程,定期、定向开展梯队培训和学期末汇报展示,以过程评价对梯队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促教师专业化发展再上新高。

(三)规范校本培训体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依托“4大区级学科基地+4个名师工作室”,规范每月学科大教研暨基地活动;依据区教研室相关文件要求,分层分梯队制定学年培训计划。“悦远智慧场”七大板块为教师成果推广、案例分享提供平台,以身边的“大家”资源做好校本培训;设计“走进名校浸泡式培训”“名家主题培训”等外出培训课程,开拓教师视野;实施“全员阅读”工程,开展“共读一本书”“读书打卡”“悦读时光”分享等活动,从学科工具书到好书推荐,带动教师全员阅读,深度阅读,让“爱读书、最齐悦”成为教育基因。

(四)开展智慧教研,提升全学科教师专业素养

精准把脉定规划。为有效实施“双新”背景下的“新教学”,建构 “新课堂”,学校从“双主题研究”(大单元+教学评)和“双视角研究”(教师教+学生学),全面落实“强师必先强课,强课必先提质”的课堂目标责任。指导团队、教师精准定位,制定学科及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申报个人名片和学科特色;“智慧教研”赋内涵。各学科依据学期教研主题,坚持做好每周集体备课,找准学科与信息化融合创新点,提升教研内涵;教师成长搭云梯。组织“新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等活动,为新竹教师搭平台、助发展。引领全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方法,推动课堂高质量发展。 

(五)强化工会职能,构建良好生态。

每月一评“最美办公室”,创设室雅人和的办公氛围;“每月一赛”工会社团活动,让教师强身健体,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团结合作意识;“我爱工间操”让教师把课余锻炼成为日常;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劳动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为退休、在校教师减轻工作压力,慰问生病、产假的教师,送去学校最美好的祝福。

三、科研助力,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一)科研助力,提升教育教学发展内涵

以提质筑基促教师专业成长,实现科研强师、以研促教,学校建立“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例会制”,各课题组制订阶段工作计划,定期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辐射示范作用,引领教师乐科研、善科研;为教科研负责人创造机会参加各级各类科研学术活动,争取市区教科研专家进校指导,定期组织校内课题培训。

一年来,学校立项省课题1项,在研2项;立项市课题2项,在研1项;立项区课题共15项,在研3项。培植优质课题种子,孵化教科研成果,让每年的科研申报在学校实现了良性循环。

(二)“跑遍山东”课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双新”背景下,“跑遍山东”从最初的1.0版到现在的3.0版,学校选择特色课程内涵式发展。继续开发《非遗齐韵》特色子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淄博花灯》课程,以“五育”融合为理念,构建起《非遗齐韵》课程体系。充分利用非遗项目承载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育人功能,深融齐文化地域特色,研发更适切于学生深层次探究方向、内容和形式,调动多学科知识解决多样化问题,培养学生发展迁移能力和学科融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也厚植了齐悦学子的家乡情和民族意。

(三)二十四节气课程,感悟节气文化魅力

采用“1+N”整合策略,整合课堂、社团、实践活动实施路径,搭建校、家、社共育平台。在校园开辟两处“节气农耕园”实践基地,当节气文化遇上农耕实践活动,节气课程在学生“看、听、说、做、感”中变得生动起来,学生感叹祖先智慧,有效促进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四)“淄博花灯”课程,传承创新民俗工艺

为促进国家非遗“淄博花灯”的传承与创新,学校C-STEAM理念为指导,统整信息、美术、科学、数学、语文课程,开展项目学习与创作,设计“知花灯”“做花灯”“传花灯”“创花灯”等活动,培养学生多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淄博花灯”民俗工艺的传承与AI花灯再创新。

(五)书香校园建设,让学校内涵式发展

“四季阅读”读书工程。为构建“四时不同景,四季共书声”的校园常态化读书生态,学校启动“四季阅读”读书工程由教师、家长、学生推出四季荐书官、一起朗读吧、最美朗读者,利用朗读亭、公众号不断展播阅读成果。

主题读书节活动。学校持续开展“主题化”读书节活动,今年主题为“走进典籍里的人物”的第九届读书节。学校邀请著名儿童作家庞婕蕾到校为同学们播下阅读的种子。第三届“晏子杯”辩论赛,围绕“坚持铸就成功,还是智慧引领成功”为辩题展开精彩角逐,成为学生阅读进阶成果的最高段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基于海量阅读后的表现得到最大化的释放。,这种全场景、全学科和全员参与的阅读工程。“会读书、更齐悦”的教育现象在这所校园中悄然发生。

四、丰实“以星育行,星励少年”德育品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环境立德育人为工作主线,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齐悦少年。

(一)班主任梯队建设,以专业育人“锐气”

知行论坛,从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家庭教育等开展多专题培训,助力班主任四级梯队建设;开设“悦享三分钟”“班主任的困与惑”两大交流板块,促班主任工作有章法,有良策;“班主任工作室”月教研,出示名班主任“主题班会”研讨课,工作室引领、辐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二)“悦童年”德育活动,以实践育人增“灵气”

1.多彩活动,伴快乐成长

设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六一主题游园、齐悦十佳最美学子、晨曲-国风音乐推荐”等学生成长课程,让学生在多彩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汲取力量,快乐成长。

2.心理健康,助阳光成长

开展“我心向阳,逐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我的青春我做主”五年级青春期讲座,让学生在活动中为心赋能,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

3.以评促行,育星光少年

学校以“北斗精神”为学生搭建“以星育行、星励少年”可视德育实践课程,学生在“微笑之星、自信之星”等七星争章中开展星级挑战。根据学情,深挖学生成长点,拓展设计“环保”“拼搏”“审美”星级评选,为学生开启尽可能多的发展方向,“班级-年级-校级”的三星进阶中拾级而上,不断成长为具有个性特长、完整人格、全面发展的齐悦星少年。

4.以“微”修品,育智慧少年

创建“5分钟微德育”师生、家长自导自演德育微电影。“德育微课程”,为教师上课提供德育微课资源,也为家校共育的正向德育宣讲提供了可能。

5.主题活动,让小队员红心向党

做好阵地建设,让墙壁说话。少年队室不断优化、红领巾阅读区、红领巾种植园、红领巾广播站、优秀中队展示墙,少先队元素随处可见;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建队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瞻仰革命纪念馆、寻访红色足迹等少先队特色活动;结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丰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培育有家国情怀的好队员。

(三)家校社多方联动,为协同育人强“底气”

成立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读书沙龙、家庭教育专家进校园、开设“家长大课堂”特色劳动实践课程;定期召开家长会,依托区“父母早报”,开设《“悦”读一份报》,班级群“爱心贴士”,家校商共育,实现有效的双向奔赴。

五、不断夯实安全责任,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周安保例会、隔周安全班队会增强师生及员工安全意识;积极开展交通、卫生防疫、食品安全、心理健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安全教育,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和自护能力;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积极推进六校长进校园活动,提高师生生命技能、严格落实“校长走流程”校园隐患地毯式排查,以“行走中的工作”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六、创先争优,硕果累累

一年来,学校先后第二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山东赛区优秀参赛学校、山东省书香校园、山东省星级图书馆、市德育品牌、市第二十三届中小学生“布谷”科技节,2023年全国信息学第一轮认证淄博赛区优秀组织单位、市2023-2025年度(足球、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区综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教师成长喜获佳绩。1人获评选淄博市树表扬教师,1人获评淄博市选树表扬教育工作者,4人获市级优课,5人被评为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7人被评为区教育教学工作突出个人,3人获区教学能手、3人获区科研能手,5人被评为区骨干教师,6人在区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7人在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3人被评为区班级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人获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人获少先队活动课优质课一等奖。1人被评为区优秀党员。学校宣传案例被评为区教育体育系统宣传工作优秀案例。

学校区级二星章共申报17名队员、2个中队,全部通过。市级三星章共申报2名队员,1个中队,全部通过。指导队员孙鑫然获得淄博市故事大王比赛二等奖,指导队员刘奕芸溪“星火阅读”作品被共青团市委展播。指导5名队员获得山东省“山青之星”大赛一等奖。朗诵团队获得淄博市第二十六届“百灵”艺术节小学组第二名(一等奖)。

七、问题和不足

(一)学生数量逐年递增,教室资源仍然短缺,运动场地面积不足,制约学生大课间和体育社团的活动开展和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教师结构仍然不均衡,个别学科教师短缺。

(三)学校课程体系还需要做好减法,不断做优做强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