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2-530452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11-30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齐盛幼儿园 |
乐享“莓”好,“棚”勃生长
“莓”好前奏曲——一块菜地的热爱
九月,太阳褪去了盛夏的燥热
午后,一群孩子围着一块菜地
唧唧喳喳
热火朝天
……
聿豪:这么大一块地,我们可以种菜。
子燊:对,我想种冬瓜,妈妈说我太胖了,吃点冬瓜能减肥。
妞妞:我想种大白菜,我奶奶说过冬天就得吃大白菜。
清扬:我想种水果,我最喜欢吃哈密瓜,就种哈密瓜吧。
振振:种生菜吧,脆脆的!
浩轩:秋天吃猕猴桃和葡萄,我觉得种猕猴桃和葡萄比较好。
小丹:种草莓吧,我去摘过草莓。等熟了,我们可以一起摘草莓,多好玩呀。
……
孩子们对种地充满了浓浓的兴趣,他们和土地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我很期待……
“莓”好狂想曲——一次自由的讨论
讨论一:到底种什么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
那就投票吧!
最终投票结果:草莓胜出!
讨论二:种草莓是种种子还是种苗?
草莓应该怎么种?有的孩子觉得种草莓种子,有的孩子认为种草莓苗会更好。到底买种子还是苗呢?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大调查。
孩子们调查后发现:种草莓苗能够提高成活率。
讨论三:先种草莓还是先搭大棚?
小妹:应该先种草莓,因为现在还很暖和。
大峻:如果搭好棚子了就没法种草莓了。
玟萱:我觉得要先搭棚子,不然草莓很快就冻死了。
歆然:可以搭好棚子以后再种草莓,只要留下能进去的“门”,我们就可以种草莓。
浩轩:你想想,要是种上了草莓再搭棚子,我们搭棚子在地上踩来踩去的,会把草莓踩死的。
煜坤:对啊,万一我们种上草莓,还没来得及搭棚子,天气就变冷了怎么办,妈妈说马上就要冬天了。
大家一致决定:还是先搭大棚吧。
讨论四:土地太硬了,怎么办?
果酱:像我这样先拿着铲子竖着向下铲来铲去,土就松了。
晗一:我的铲子大,用脚使劲向下踩一脚就行。
小妹:选对工具很重要,铲子头是尖的才好用。
讨论五:松土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依心:我的手都磨红了,好疼呀,但是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们的地。
小迪:我们干一小会儿就这么累,农民伯伯每天都在地里劳动太辛苦了。
庆庆:用大铲子干活很轻松,用脚往下一压再一抬,就能把土挖出来。
晗一:我觉得有点累,我的腰都酸了。
馨月:我一点都不累,太开心了。
东坤:我很激动,因为我希望可以快点种上种子看它们长出来。
劳动中,孩子们自然习得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发现选择好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助力自己,锄地并不是靠“蛮力”,也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找方法。同时,孩子们也直接体会到种地的辛苦和不易,深刻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莓”好变奏曲——搭建大棚的探索
初代大棚
1.确定材料
想法1:生活中见过的大棚——不会搭
想法2:用立柱,上面铺上木板。—— 不稳固
尝试后发现:见不到光,而且不稳当,盖上塑料布一下子就倒了。想法3:万能工匠——试一试
2.开工!
直接把管子插土里,管子立不稳。把万能点放在地上,再插红管,管子立住了。把四周连起来,框架形成、
3.激动人心的“盖塑料布时刻”
二代大棚
把竖着的红管换的短一点!
说干就干。
孩子们找来了一堆管子,比一比:粗细、长短。
最终敲定:绿管很合适。
二代大棚竣工!
三代大棚
初雪带来的“晴天霹雳”。
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办?
聿豪:雪太沉了,把棚子压下去了。
高兴:因为上面太平了,如果是三角形或者半圆形,雪就滑下去了。
小丹:可以中间放一根长管子,上面插上万能点。
果酱:能不能用妈妈带来的那个半圆的管子,变成圆弧的顶,下雨下雪就都滑下去了。
终极大棚完成啦!
思考:
1.问题与行动的链接,让幼儿的探索更加鲜活有趣。
“种子和草莓苗,种哪个更容易成活?”“先种草莓还是先搭大棚?”来自孩子的发问看似天真烂漫实则鲜活有趣;来自孩子的行动看似稚拙童趣实则充满成长的力量。讨论时的热火朝天、遇到难题时的眉头紧皱、大棚搭建成功时的雀跃欢呼……当问题与行动深度链接,就是孩子们成长最美的样子。
2.生活和教育的链接,让幼儿的探索更加持续有力。
从有一块地到搭出终极大棚,孩子们对地的探索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材料给予了他们搭建、操作的灵感;生活中获得的信息和经验给了他们探索的支撑;源于生活的模仿让他们种地、搭大棚的尝试有模有样。面对孩子生活化的探索,教师要做的就是将生活与教育巧妙链接,持续有力的助推孩子探索,帮他们一步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如有孩子提出“种草莓是种种子还是种苗”时,教师敏锐抓住了这个契机开展分析:首先,这个孩子有种草莓的生活经验,知道草莓可以买种子种还可以直接买苗来种。其次,“如何将个体的经验和问题变成全班幼儿对如何种草莓的探索”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是个难题,回家和爸爸妈妈查资料,提出你的建议吧!”简简单单一句话,引发了幼儿对如何种草莓的大调查。请教草莓园主人、向爷爷奶奶取经、查阅资料、与幼儿共同讨论、将收获做成海报带到幼儿园分享。
问题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解决,既巧妙地解决了草莓怎么种的问题,又持续有力的推动孩子对草莓的探索。
3.幼儿园和家庭的链接,让幼儿的探索更加扎实丰满。
幼儿园对地的探索从秋天持续到冬天,长时间持续的探索离不开家庭对幼儿活动的支持和帮助。
面对积雪压塌的大棚,孩子和老师都有点手足无措。是家长的积极介入,让孩子的探索有了持续深入的可能;家长积极。小迪爸爸请教朋友,从网上买来搭大棚的支架拱竿,乐乐奶奶在班级视频里教给孩子将支架拱竿拱起来的方法,高兴和爸爸讨论后发现要想大棚搭建的牢固,竹竿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
正是由于幼儿园和家庭的深度链接,有效解决了孩子们探索中遇到的困难,让孩子的探索更加扎实丰满。
教育是一场慢下来的旅行,生活中感受、问题中思考、行动中成长。与“莓”相约的日子,孩子们成长着、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