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店区实验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3-541191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9-15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
张店区实验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冰淇淋店的进化史
观察教师:刘悦悦
案例描述:
进入大班以后,我们班的小朋友第一次进行搭建活动时,月月就对雯雯、慧慧、一诺和桃子说:“我们一起搭一个冰淇淋店吧,你们帮我搬积木,我负责搭”,孩子们就一趟趟的把积木搬运到月月的身旁,月月用了大约十个长木条铺成了一个平面,然后在平面上面再用长方体积木围起来,铺了一层后,小伙伴们跑过来对月月说:“那个长方体积木没有了,我们给你拿稍微长点的行吗?”月月同意后,孩子们又开始搬运起来,月月就不断地进行垒高,积木与积木之间没有一点缝隙,稍微有一点缝隙,慧慧也拿小积木给补上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一直在搬积木,可是房子并没有搭建起来,高度仅仅到月月的大腿处,到了收玩具的时间,冰淇凌店也没有搭起来,月月很失望的将搭的房子推倒了。回教室后我将月月的搭建照片和班里的孩子们进行了分享,大家帮月月想一想为什么在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里,月月用了这么多积木却没有把冰淇淋店建起来,孩子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用的积木太扁了,有的说用的积木还是不够多,也有小朋友发现了问题,我们一起总结原因:一是因为建的房子面积太大了,短时间内根本建不完;二是积木与积木之间没有空间,这样会浪费太多的积木。借此机会,我和孩子们学习了一些搭建技巧,让孩子了解自己平时的搭建运用了哪些搭建技巧,包括平铺、架空、垒高、间隔垒高、塔式等等。
第二天月月的搭建方式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变的是周围还是有很多小朋友帮助她搬运积木,这次月月运用了间隔垒高的方式,将两块积木间隔一段距离,在两块积木的上面架空一块积木,在拐角处,月月灵活的将积木进行了旋转,达到了围合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月月对于两块积木之间间隔的距离掌握的非常准确,既能将冰淇淋店搭建起来,看起来又非常美观。搭完周围的墙面,月月用长木条平铺在地上,又用小圆柱铺在冰淇淋店的门口,我问:“月月,你在地上铺的是床吗?门口铺的是什么?”月月回答道:“我们铺的是床,门口是地毯”。可是这次搭建的冰淇淋店面积又有点大,里面都可以容纳四五个小朋友了,店里面的设施也没有搭建起来,月月和她的朋友们在里面躺着玩了会就开始收玩具了。接下来的几天,月月经过不断地尝试,对冰淇凌店大小的掌握越来越好,搭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月月还学会了运用多种几何体进行组合垒高,搭建技术越来越娴熟。
在昨天上午的搭建过程中,月月熟练的安排小伙伴们帮她搬运积木,她负责将一块块长方体积木进行间隔垒高,并进行围合,垒高到腰的位置后停止继续垒高,月月将一个长木条积木架空到两个圆柱积木上来当做椅子,
月月运用同样的方法又制作了一个桌子,在桌子上摆放了一筐动物模型、几个圆柱和圆锥形塑料玩具。我问:“月月,你这是在卖什么呀?你不是要开冰淇淋店吗?哪个是冰淇淋呀?”月月回答道:“我是卖冰淇淋啊,我只是顺便卖小动物。”说着月月把小圆柱放在圆锥形塑料底座上,向我展示了她的冰淇淋。月月身旁摆放了一些长方体的扁木片和正方体的扁木片,正当我在猜测这些是什么的时候,一个小朋友走过来说:“我要一个冰淇淋,给你钱”说着便把一个长方体木片递给了月月,我明白了,这些都是钱,我问:“月月,这些长方体木片和正方体木片有什么区别?”月月说:“长方体的是大钱,正方体的是小钱。”说完又把正方体的木片递给了买冰淇淋的小朋友,说:“这是找给你的钱”。在这期间,还有小朋友不间断的来给月月送小圆柱体,说:“你的货送到啦!”。这次月月和小朋友们玩了很久的开冰淇淋店的游戏,等到收积木时,孩子们还是玩的意犹未尽。
案例分析:
幼儿的搭建水平是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得到提升的,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的搭建水平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的,我对张溪月小朋友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记录,也见证了“冰淇凌店”的进化史。
1.月月在第一次搭建之前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知道自己想搭一个商店来卖冰淇凌,并能熟练的掌握垒高、围合、平铺等基本的搭建方法。
2.月月的搭建行为也影响了班里其他小朋友的搭建风格,自从月月利用间隔垒高的方式进行搭建后,班里相继出现了几个相似的搭建作品,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这是他们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月月的搭建行为也提升了班级整体的搭建水平。
3.大班幼儿的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形象,他们对形象的识别、记忆、概括和运用的能力都得到增强,因此他们可以较好的通过表征来开展游戏,例如月月知道冰淇凌是由脆筒和冰淇凌组成,脆筒是圆锥形,因此月月会用相似形状的玩具进行替代,这也是孩子想象力丰富的体现。
4.月月对积木的形状及空间关系有了准确的感知,能用户外区域中的几何体进行创意的搭建,并对积木与积木之间距离的掌握非常准确,搭建的作品非常美观。
5.月月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很难搭建出自己想要的作品,于是就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合作,小朋友们帮助她搬运积木,她负责搭建,从而大大提升了搭建的效率,足以看出月月社会交往能力强,懂得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成功。并且月月有组织能力,在游戏中能起到“小领袖”的带头作用,并为伙伴们所喜爱。
6.在游戏中我发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毕竟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较低,社会经验不足,对于一些搭建技巧不了解,因此我会首先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目前所处的搭建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例如月月第一次搭建的时候用了40分钟的时间也没有将冰淇凌店开起来,询问幼儿没有搭建起来的原因,原来是搭建的方法有问题,封闭垒高费时又费力,怎么才能省材料又省时间?进而向幼儿分享一些新的搭建方法,让幼儿在游戏、思考的过程中提升搭建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很多搭建技巧,包括:间隔垒高、塔式、平式联结等等。
表演区的演变
张店区实验幼儿园 张文
整个表演区的演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摸索前行,第二部分渐入佳境。
第一部分:摸索前行
(体验表演乐趣)户外表演区一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区域,大班后,再次进入表演区孩子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在大班第一次进表演区时,我们将孩子们学过的音乐直接放到U盘里,请他们自由进行角色装扮和表演。相比较中班,大班的孩子表现欲望和表现力明显增强,孩子们体验到表演乐趣的同时也发现:1.话筒不够用2.一个小朋友唱好几首歌3.想唱的歌老师U盘里没有。通过讨论,孩子们提出,可以请小朋友轮流进行表演,请家长将表演的音乐发给老师。
(表演初舞台)经过这次讨论,孩子们不再有争抢话筒的行为,开始根据自己报的节目轮流进行表演。但是孩子们发现:1.座位太少2.音乐没有顺序要等很久。孩子们说可以再搬些红椅子或用羊角球代替座位;针对节目等很久的问题,孩子们有的建议给音乐排序,但立刻遭到其他小朋友反对说音响看不到顺序,有的说老师U盘里的歌很多没有小朋友唱,建议把没用的音乐删掉;有的说张老师叫我我才来表演。我对于他们铺彩虹伞的疑惑的也得到了解决:想让舞台更漂亮一些,这样小朋友知道这是舞台就不会走来走去。
(合作来表演)结合上次的讨论,我们和孩子做了调整:增加了座位,我们也开始尝试各种方法给音乐排序。这一阶段孩子们开始了合作表演,开始自发地去给唱歌的小朋友伴舞,天气太热去给表演的小朋友打伞等。但同时,孩子们又觉得,舞台缺少背景,他们想用大地垫竖起来当背景;针对换节目的问题,有的孩子每天表演不同的节目,经过讨论每天利用早晨后进行报节目,形成节目单,根据节目顺序连接蓝牙搜索音乐。
(沉浸舞台表演)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最终将屏风作为舞台背景。有了节目单后孩子们不再无谓的等待节目,也有了不同形式的合作表演,有的会你一句我一句的轮流演唱歌曲,有的会在小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歌伴舞,孩子们表演的热情不减反增。但是观看表演的观众却越来越少,孩子们觉得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来看节目,那怎么邀请呢?经过讨论,孩子们说可以用画邀请函、海报的方式来邀请或者吸引其他班级的小朋友。
根据孩子们近一个月在表演区的游戏表现,分成了四个阶段,体验表演乐趣——表演初舞台——合作来表演——沉浸舞台表演。在每一个阶段孩子们都是自己发现问题,再来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期间,在我们教务主任的带领下,针对表演区进行了教研讨论,并整理成《表演区游戏活动建议》,从表演前和孩子们的准备,到表演时多样的节目,再到表演后与孩子们的讨论,每一步都为老师们打开了更多的思路。
第二部分:渐入佳境——绽放更多精彩
根据孩子们的讨论和老师们的教研,为表演区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开启了第二部分:渐入佳境——绽放更多精彩。
首先是海报展示。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海报的内容,包括演出时间,演出地点等,并制作海报,以吸引其他孩子来观看节目。但是,能看到海报的小朋友有限,在和孩子们的讨论下,他们想到发邀请函直接邀请其他小朋友来观看节目。邀请函的效果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来到表演区观看节目。看到别的班级的小朋友来观看节目,孩子们会更有表现欲望。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增强后,表演区的衣服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表演的需要,于是有的孩子开始从家里拿自己需要的道具或者让家长做衣服。
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衣服很漂亮,就想有一个展示衣服的T台秀,小朋友们也非常认同这个想法,走秀表演应运而生。孩子们穿着自制的服装,迈着自信的步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发的表现,甚至也吸引着其他班级的幼儿也加入走秀表演。孩子们非常喜欢走秀表演,平时不敢于在舞台表演节目的孩子,也在大家的带动下开始大胆表现起自己来,走秀表演也成为我们表演区的保留节目。
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将自己的任何意图强加给幼儿,而是充分跟随幼儿的意图,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和需求,支持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