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张店区汇美幼儿园2021年学年教育教学方案
索引号: 11370303MB28657889/2021-5212752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7-20 发布机构: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张店区汇美幼儿园2021年学年教育教学方案

发布日期:2021-07-20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市张店区汇美幼儿园

2021年教育教学计划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所幼儿园发展的基石。好的儿童教育,应是将儿童放在教育的正中央,站在儿童的立场,跟随儿童的脚步去生活。从这一关键点上,我们反思之前的教育状态,调整今后的教育角度,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如下:

一、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 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意识开始建立

通过上学期,近一个学期“学习故事”的专题教研,老师们已经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去观察和发现儿童,也会尝试着去解读儿童的游戏行为,但观察的持久性和解读的专业性还不够。

2. 户外环境提升,自主游戏亟待开展

在上个学期,从省、市、区三级层面,对户外自主游戏进行了培训和呼吁,这也是全区教育教学的重点。从上个学期末开始,我们对户外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提升,现在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进行收尾整理工作。孩子们已经跃跃欲试,急切的期盼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

3. “儿童立场”的树立,还不稳固

通过上学期的外出培训,老师们对“儿童立场”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如何带着“儿童立场”的意识去和幼儿一起生活,进而形成自然的状态,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认识,更多的去发现幼儿在自主活动中的“哇时刻”,看到孩子的成长,由衷的肯定儿童的自我成长。

二、教育教学工作重点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围绕“一个重点”——户外自主游戏和“一条主线”——特色活动绘本化,两部分内容展开。

(一)户外自主游戏

这是区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上个学期的外出观摩学习、专家引领,我们深刻的意识到自主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这也是让教师发现儿童发展潜力的重要方式。本学期将通过教研,紧跟幼儿的游戏步伐,从学习故事、环境、材料、教师指导与总结等方面全面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1. 在观察中发现、反思与提高,提高自主游戏的质量。

在教研中我们将继续使用“学习故事”这一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方式,从幼儿的游戏实际入手,发现自主游戏中的问题,辩证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去发现幼儿游戏中的“哇时刻”;关注与反思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的使用,提升游戏材料对幼儿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减少无意义或不必要的引导,做好观察者、记录者、支持者的角色。

2. 优化室内外环境,促进与幼儿的互动。

环境是孩子们无声的老师。疫情期间,家长在园外接送幼儿,各班门口“家园宣传栏”已起不到宣传、沟通的作用。幼儿园的每一处都应体现孩子的声音,所以如何将这一区域为孩子们所用?另外班内的主题墙面,走廊的展示墙面如何体现孩子的游戏与生活?这都将是我们在环境方面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游戏”进行的同时,优化墙面环境,让墙面与幼儿对话,用墙面环境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3. 关注游戏后的分享、解读,促使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自主游戏后,最后的分享环节,是提升幼儿游戏能力的关键部分,也是体现教师指导能力的重要环节。将通过观摩、分享、研讨等多种方式,理清分享环节的内容与方法,提高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提升能力,促使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二)特色活动绘本化

绘本是最适合孩子的书籍,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之前,我们在一些活动中,尝试用绘本作为媒介,对幼儿进行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孩子们乐于接受。本学期,我们明确的将“绘本”树立为我园的教育特色,先从园所特色活动入手:节气活动、节日活动、年级部活动等,以绘本作为主要元素,贯穿整个学期,为孩子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绘本生活,进一步养成幼儿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的终身成长奠基。以“儿童图书日”和“世界阅读日”为契机,倡议教师和家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用手账、笔记、图片、表格等形式,记录阅读内容,分享阅读心得,学期末举行“书香节”,进行书香宝贝、书香家庭和书香教师的评选,形成家园浓厚的阅读氛围,为幼儿做好榜样与示范!

(三)年级部、班级特色活动个性化

在年级部和班级特色活动的组织上,突出个性化。

各年级部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家长关注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年级部特色活动:小班关注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中班聚焦幼儿专注力的养成;大班重点进行幼小衔接活动,助力幼小的顺利过渡。

班级特色也是关注本班幼儿实际,根据幼儿的兴趣,继续延续“自主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游戏;鼓励班级工作特色化管理,促进优秀班级和优秀教师的发展。

以上为本学期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儿童立场”是我们选择幼儿教育的必要条件,我们将继续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让孩子走在我们的前面,用欣慰的眼光追随孩子的成长,以孩子为师,享受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