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张店区明德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2-530481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11-30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张店区明德幼儿园 |
淄博市张店区明德幼儿园优秀教学活动展示
2022年11月30日
小班科学活动 《颜色对对碰》
班级:小三班 执教人:张杰 日期:2022.5.26周四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2.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的变化。
3.能积极参与颜色游戏,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料若干。
3.标有颜色的篮筐、有红黄蓝标签的透明杯、搅拌勺、颜料刷、无色蝴蝶、白纸、抹布、抽纸。
4.PPT《颜色对对碰》。
活动重点
能积极参与颜色游戏,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难点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表演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水有颜色么?轻轻摇一摇水还会动。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还会流动。
师:水宝宝可好玩了。它不但会动,它还想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仔细瞧!
二、幼儿变魔术,观察水宝宝的颜色变化。
1.请幼儿取一瓶水玩变魔术游戏,体验清水变出颜色的过程。
师:老师在你们小椅子下面藏了一瓶无色透明的水,请你轻轻的拿过来,先不要动,猜一猜我们的水宝宝会变成什么颜色?我们一起来:"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师:哇,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红、黄、蓝)
师:你们的水宝宝真厉害,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黄色、有的变成了蓝色。
师:请小朋友们按照水宝宝的颜色把他们送回家吧!
2.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红(黄、蓝)色的。
师:小朋友,你见过什么东西是红(黄、蓝)色的?出示PPT图片
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色彩。
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进一步发现颜色对对碰后的奇妙变化。
1.师:看,老师的杯子上贴有什么颜色的标记?(红、黄)
取红色颜料滴5滴,1.2.3.4.5,放回小盘子。再取黄色颜料滴5滴,一起来试试,与幼儿一起数1.2.3.4.5,放回小盘子。轻轻摇一摇,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这个事情就交给我们小朋友来完成。
这个杯子贴有什么颜色的标记?那我们就拿出红色和蓝色颜料各滴5滴,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1.2.3.4.5.轻轻摇一摇,看看它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看,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抹布)小朋友们玩颜色的时候不小心弄脏了,记得用抹布擦干净,保持整洁哦。请小朋友轻轻搬起小椅子,找一个有杯子的地方坐好。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颜色对对碰后的奇妙变化。
3. 幼儿交流讨论变出新的颜色。
师:你们都变出了什么颜色?(绿、紫、橙)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变出来绿色。举起你的绿色让我看一看。你们的绿色是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PPT(原来是黄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
我还听到有小朋友说变出紫色。举起你的紫色让我看一看。你们的紫色是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请小朋友说一说。PPT(原来是红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紫色。)
还变出什么颜色?(橙色)举起你的橙色让我看一看。你们的橙色是哪两种颜色变出来的?请小朋友说一说。PPT(原来是红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橙色。)
刚刚你们在举杯子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这个小朋友与这个小朋友变出来的颜色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哦!这个有点发红,这个有点发黄;看,我们的小标记,都是什么颜色配的?(红色和黄色)为什么变出来的深浅不一样呢?(幼儿自由回答)
请小朋友发下手中的小杯子,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会使颜色不一样?(1)拿起小杯子,多放一些红色,少放一点黄色,拿起小刷子,搅一搅。我画个大橙子,这个橙子有点发红。(2)我再拿起一个小杯子,多放一些黄色,少放一点红色,拿起下刷子,搅一搅。画个大橙子。都是红色和黄色调出来的橙色,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呢?(颜色的多、少)
小结:两种颜色宝宝在一起会变出新的颜色来。颜色的多少不一样,变出来的深浅也不一样。
四、装扮美丽的小蝴蝶。
呜呜......小蝴蝶,你怎么哭了?我没有漂亮的花衣服。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蝴蝶穿上漂亮的花衣服么?好,请小朋友们用红色、黄色、蓝色,还有刚刚变出来的新颜色,一起装扮小蝴蝶吧!
五、集体分享,活动结束。
好了,我们的小蝴蝶装扮好了,都用了什么颜色?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吧!
把桌子上的物品整理整齐,我们带小蝴蝶去花丛中飞一飞吧!
活动延伸
到处是各种各样漂亮的颜色,所以我们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小蝴蝶们,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还有什么漂亮的颜色吧!
活动反思:
《颜色对对碰》是小班下的一节科学活动,科学活动是让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成果。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又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编排,制定了更为符合幼儿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的变化;能积极参与颜色游戏,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幼儿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就象红黄蓝这些颜色一样。鲜艳、美丽的颜色让孩子喜欢,颜色的变化更让他们惊叹不己。选择《颜色对对碰》这活动,正好满足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让幼儿在玩色这一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颜色的奇妙。
整个活动以变魔术贯穿始终,通过幼儿自己的实际操作,以及各种感官运用、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在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环节通过“变魔术”活动快速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第二步让幼儿自己亲手来变出一瓶有颜色的水,正好满足了孩子“试一试”的心理,让幼儿体验到自己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有利于幼儿探究兴趣的激发。小班幼儿的注意的指向性还很不明确,且还没有记录的基础。接下来通过“找个朋友来变魔术”,初步探索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帮助小蝴蝶,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整节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展了创造与想象的能力。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就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幼儿在先,教师在后。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更上一层楼。
从幼儿的现场参与和课后反应来看,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找个朋友来变魔术”环节,部分幼儿对刚刚变出的第一种新颜色过于兴奋,导致忘记后面颜色的对碰。所以在游戏前,可以再次提醒幼儿。
生命教育
张店区明德幼儿园 王文娟
时间:2022年5月
课程起源:一次无意间地对话
一日清晨,恬恬小朋友高高兴兴跑到我的面前说:“王老师,我妈妈要给我生小妹妹啦!”
这时在一旁的宸睿说:“王老师,你知道吗?我们人类是猴子变的。”
沐熙宝贝抢着说:“我妈妈从垃圾桶把我捡来的。”
“我们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段弈小朋友说。
“我也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
“我也是,我也是。” ……
对于生命的开始,孩子们都很好奇,也有不少的孩子会问“妈妈,我从哪里来的”,当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其实人生中最好的第一个生命教育启蒙阶段就开始了,面对问题回避只会增强幼儿的好奇,延后幼儿的心理发展。在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帮助他们形成最初的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从小体会父母的感恩之情。
故事一:了解孕育的过程
“我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我家有一本书叫《小威向前冲》,我妈妈给我讲过。”
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了这本书,孩子们聚精会神听着绘本故事。
原来,爸爸和妈妈相爱了,宝宝是他们爱的结晶。爸爸的精子细胞和妈妈的卵子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最终形成完整的人体结构。
在观看动画、绘本的过程中,孩子们还知道了在医院里,有专门的仪器来观察妈妈肚子里宝宝的成长状况。孩子们也了解到,一个小小的受精卵经过2个月的分裂、发育,形成了宝宝的手、脚、眼睛、耳朵和嘴巴等器官;到了5个月,宝宝就很活跃,已经会踢妈妈的肚子了,并通过与妈妈身体相连的脐带吸收所需的氧气和营养;8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快出生了,妈妈的肚子也圆鼓鼓的……9个月后,预产期到了,妈妈的肚子频繁阵痛,她知道是宝宝要出生了,于是马上去往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宝宝顺利出生。
“我妈妈以前肚子变大了,有时她的肚子还会动,就给我生了小妹妹。”紫熙。
“我妈妈肚子现在就很大了。”恬恬。
“哇,太神奇了!”孩子们小声嘀咕着。果然,我们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没出生前我们都住在妈妈的肚子里。
故事二:孕妈初体验与感想
这一天,幼儿园迎来了一群“孕妈妈”,大家把小气球塞在了自己的肚子里,扮演着妈妈的角色。洗手变得不方便,吃饭变得不方便,出去户外活动也不方便,区域活动也没有之前灵便......
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无论是上厕所、喝水,还是玩游戏,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肚子,怕“宝宝”受到伤害。有的小朋友还学着妈妈的样子给肚子里的“宝宝”唱儿歌、讲故事。经过半天的“孕妈妈”体验,小朋友纷纷感叹:“原来妈妈怀孕这么辛苦,这么不容易,谢谢妈妈!”
故事三:妈妈带宝宝
于是与幼儿一起讨论,开展了护蛋大行动,同时邀请家长跟宝贝一起准备一只熟鸡蛋,并和宝贝进行了装饰,让我们的“护蛋行动”更富有情境性,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蛋宝宝,家长和宝贝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用瓶子包住,有的装在了小盒子里,有的放在塑料袋里,有的放在小书包里...... 开启一天的护蛋行动,进餐时,宝贝们有了蛋宝宝的陪伴,吃的格外香,还有的宝贝还在喂蛋宝宝,也请蛋宝宝来品尝一下美食。孩子们做核酸检测也带着蛋宝宝,时刻提醒它要注意病毒。午睡时,孩子们将蛋宝宝轻轻地放在自己的枕头边,孩子们像大人照顾小孩一样小心地呵护着蛋宝宝,一刻也不离开,动手动脑想方设法完成“护蛋”任务。
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蛋宝宝”,但意外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有的因为不小心,有的因为太好奇导致蛋宝宝“受伤或者失去生命”。看着被摔碎的蛋宝宝,我们的“小爸爸”、“小妈妈”伤心极了,但通过老师和伙伴们的安慰,他们很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并挑起了帮好朋友保护“蛋宝宝”的责任。在整个护蛋过程中,每一个宝贝都全身心的投入进来,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蛋宝宝”。
人、动物、植物……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爱护它、珍爱它。
生命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堂课。此次活动起源于孩子们对话,借此契机,我们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及学习需要,与孩子们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挖掘生命课程的价值,让孩子们感知生命的奇妙,感受妈妈孕育的辛苦和爱。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一次真实的体验、经历远比说教更有意义。通过本次体验活动,幼儿真切体会到妈妈怀孕的辛苦和养育自己的不容易,体会到父母呵护、养育的艰辛,萌发了爱妈妈,爱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这一天我们出去散步,“王老师,你看这棵树这怎么啦? 它怎么和别的树不一样?”段弈。
“小树渴死了吧!”紫熙。
“它不喝水就这样了。”泽泽。
“改天我们来给它浇浇水吧!”
……
我们的教育一直在,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