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4年张店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3MB28657889/2025-5500166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1-07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
2024年张店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2024年度,我区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以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不断创新,狠抓落实,着力提升我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运动能力,努力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1+1’项目”的实施。
按照《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要求,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依据,我区普通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优秀率为100%。现就2024年张店区体育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体育基本情况
(一)教学实施情况
我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4节,3—5年级每周3节,初一—初四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张店区现有中小学53所,其中普通小学31所,普通初中14,普通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1所,另有中职学校1所。58所中小学体育课全部开足。
(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各学校能够开足、开全体育与健康课,规范体育与健康教学;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53所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体育大课间”全部落实。
2.深化体教融合,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体育赛事,全面提升学生体质。
(1)圆满完成2024—2025学年度张店区体育节比赛。
本届体育节设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健美操、啦啦操、游泳、击剑、体质健康抽测、网球、手球、橄榄球、轮滑共十六个大项比赛;自9月开赛以来,历时三个月,完成体育节14大项、50余小项比赛,参赛组别40余组,参赛队伍500余支,参赛人数5千余人。比赛场次1000余场,比赛项目、比赛规模再创新高;传统球类项目梯队建设良性发展,其中篮球队伍97支,参赛人数近1200人;足球队伍84支,参赛人数近1400人,充分展现各参赛学校梯队建设的成果;新兴项目突破性发展,本次体育节网球、手球、橄榄球、轮滑四个项目,参赛队伍达83支,参赛人数近910人,较去年增加120余人。
(2)获淄博市第十八届中学生运动会区县团体总分第一名。
由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体育局举办的办淄博市第十八届中学生运动会于7月30日落下帷幕。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由60余名教练员和400余名运动员组成的张店区学校体育代表团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以1776.76分的成绩获淄博市第十八届中学生运动会区县团体总分第一名,同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李局在淄博市第十八界中学生运动会闭幕式上做经验分享。
本届运动会共设17大项,24小项,其中健美操、男子四人制气排球、女子四人制气排球、男子五人制足球、田径、男子足球、男子篮球、游泳、羽毛球9个项目勇夺第一名;男子排球等4个项目获第二名;跳绳等8个项目获第三名;手球等3个项目获第四名。
3.着力推动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的《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查促改,对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评定指标与细则对全区校园足球特色校进行复核检查,督促整改;完善区、校足球竞赛体系,增设多个组别,加强梯队建设,扩大学生参与面;要求学校以足球文化为引领,确保“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实现“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的足球氛围。
(三)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024年,根据平台数据分析,我区共53所中小学上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学校上报率为100%;2024年优秀率为25.54%,良好率为36.54%,合格率为36.13%,不及格率为1.79%。
(四)师资配备情况
张店区现有体育教师569人,其中专职教师549人,兼职教师20人;体育教师共缺额16人;参加教师培训人数520人,占专职教师的94.71%,教师总数的91.39%;体育教师受县级以上表彰人数187人。2024新招入体育教师48人。
(五)体育场地建设及器材配备情况
全区中小学共有田径场57块,其中400米田径场10块,300—400米的0块,300米的20块,200米及以下的27块;足球场47块;篮球场163块;排球场83块;器械体操 / 游戏区域面积91949平方米;体育馆26个,总面积45083平方米;游泳池6个,总面积3023平方米;学生体质测试室49个;全区达标体育器材达标数3所,未达标学校主要因仰卧起坐测试仪等电子测试设备未配备。
(六)经费保障情况
2024年,我区学校体育经费支出共计656.8254万元,其中体育场地经费支出324.0666万元,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129.2178万元,体育工作经费203.541万元,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有序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截止目前,我区中小学均已实现应开尽开。
三、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难以满足教学和活动的需求,如操场面积小、跑道不标准、篮球场地少等。一方面因为学校资金投入有限,学校的经费主要用于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城区、老城区学生分布不均衡,导致新城区普遍存在学生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在工作中将重点指导学校科学合理安排学生活动,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提高活动场地的利用效率。
(二)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效性。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课实效性不强,活动时间足但流于形式。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创新和丰富大课间、课外及校外体育活动项目和形式,合理增加运动负荷。指导学校科学安排学生在校的一日生活,合理调配学生在校生活节奏和学习状态,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导学校形成“学校建在操场上”的理念,开放学校体育器材,努力满足学生时时处处可锻炼的需求,要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每个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努力形成“全员体育”的良好氛围。
(三)学校体育场地开放零抓手,校园管理难度大;责任分工不明确,体育场地开放缺乏内驱力;专项资金缺乏,学校负荷过大。
四、下一年度的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一)突出体育节传统体育赛事的带动引领作用,优化击剑、轮滑、网球、手球、橄榄球各赛事体系方案,为学校、学生提供更公平、更具有挑战性的比赛环境;完成2024—2025学年度体质健康抽测、健美操等项目比赛;
(二)抓实学生体质健康压舱石,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及视力监测工作;在上报时本着如实上报原则,将学生真实情况反应到平台上。
(三)做好初一到初四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及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
(四)完善评价体系,扎实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