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的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03004217178M/2024-547232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8-27 | 发布机构: | 张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淄博市张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的报告
为适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要求,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等有关规定,现对我单位本年度资产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2510.06万元,较上年增长4.99%。负债总额2447.51万元,较上年减少8.19%。净资产62.55万元,较上年减少122.73%。
1.资产分布情况
我部门/单位行政单位国有资产2510.06万元,占100%;事业单位国有资产0.00万元,占0%,其中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国有资产0.00万元,占0%。
2.资产构成情况
流动资产2474.82万元,较上年增长4.95%,占资产总额98.6%;固定资产30.17万元,较上年增长13.99%,占资产总额1.2%;在建工程0.00万元,较上年减少0%,占资产总额0%;长期投资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无形资产5.07万元,较上年减少17.14%,占资产总额0.2%;公共基础设施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政府储备物资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文物文化资产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保障性住房0.00万元,占资产总额0%。
3.固定资产构成情况
土地、房屋及构筑物0.00万元,占固定资产的0%(其中,房屋0.00万元,占固定资产的0%);通用设备23.27万元,占77.13%(其中,车辆11.16万元,占36.98%,单价50万(含)以上(不含车辆)设备0.00万元,占0%);专用设备0.00万元,占0%(单价100万(含)以上设备0.00万元,占0%);文物和陈列品0.00万元,占0%;图书档案0.00万元,占0%;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6.90万元,占22.87%。
(二)重点资产情况
1.土地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部门/单位土地账面面积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万元,账面净值0.00万元。
2.房屋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部门/单位房屋账面面积0.00平方米,账面价值0.00万元。
3.车辆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部门/单位车辆账面数量2辆,账面原值25.80万元,账面净值11.16万元。
二、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成效及经验
2023年度,本部门严格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及财政部门等指示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合理有效使用资产。在做好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等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资产日常管理,总体呈现出管理数字化、权属清晰化、代码革新化三个特征。一是管理数字化。积极响应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号召,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登录资产管理模块进行资产新增、使用、处置、报送年报、月报等,不再通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登录,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二是权属清晰化。在厘清单位在职、退休及调动人员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资产权责关系,及时更新资产管理系统信息,提升与实际资产管理的匹配度。三是代码革新化。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等资产基础分类与代码》及时完成资产分类代码切换工作,大幅提升资产管理的精细度,有利于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提出“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对于能共享的资产在单位间开放共享;对于单位低效、闲置资产优先在本单位科室间相互调剂提高资产利用率;对于更新替换下来的资产本单位能用则用,不能用的公物仓集中管理、调配使用,确保资产保值增效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日常资产管理中,单位人员对于资产管理的重视和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在资产发生改变时难以及时与资产管理部门协调交流。同时,国有资产管理追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因使用、保管不善等造成的固定资产丢失、损毁等情形进行责任认定等的规定仍不够完善,亟待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同时,2023年度本单位根据《2023年淄博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规范完成了固定资产一物一码标签粘贴工作,做到了有物必登、登记到人、一物一卡、不重不漏,相关资产随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动态更新,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中如实反映。
四、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在继续做好国有资产使用、处置、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将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
一是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规范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登录资产管理模块进行资产新增、使用、处置、报送年报、月报等,并及时将国有资产信息变动情况进行系统内修改。二是增强监管意识,认真落实资产管理行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行为。日常管理中,要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损失追责机制,落实损失赔偿责任。对因使用、保管不善等造成的固定资产丢失、损毁等情形,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认定,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三是提高资产管理重视程度。通过进行单位内部交流以及开展制度建设,提高资产管理部门外人员对于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真正做到规范使用,有序使用,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