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三届第三次会议委员第17号提案《关于数字化转型赋能我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沈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数字化转型赋能我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中小企业面临着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央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省、市相关政策文件,加快了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然而仍然有很多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现象存在。
一、我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一是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生产能力,通过应用新技术、优化流程和提高数据利用率,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拓展市场和创造新商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触达目标客户,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与供应链伙伴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共同把握市场机遇。
二是数字化转型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能力不足,技术和人才缺乏,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外,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和组织变革,对企业的内部运营模式和文化进行调整,需要企业具备变革的决心和能力。
二、我区在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的具体工作
一是开展企业家培训,提高企业家对智能化、数字化的认识。今年以来,先后三次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相关培训,提升企业智能化转型意愿的同时,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按照市局工作部署,开展2024年度“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工作,组织辖区服务商积极申报应用解决方案6个。
二是开展智能化诊断服务,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找准数实结合路径。截至目前,我单位先后分三批次组织辖区多家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开展了覆盖全区45家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诊断,以及70余次精准推动政策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提升、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28个。
三是加大服务商培育力度。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汇美、鼎成大厦、青年创业园、大红炉众创空间、科创中心、环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等载体,根据我区行业特点,培育招引更多的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为全区产业数字化赋能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试点先行、广泛推广。目前我区已有津达线缆等10余家企业实施了MES系统上线,32家企业使用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其中安澜电力、联美弹簧等智能化转型效果显著,为我区全面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样版。
三、下一步工作展望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扶持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包括财税优惠、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同时,加强国家、省、市各级政策宣传和指导,提高中小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
二是加大数字经济重点企业的培育力度,发挥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中小企业主动参与行业龙头企业所带动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和企业协作能力;培育辖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链上企业做大做优,赋能并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链式”开展数字化转型。
三是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强中小企业的集体智慧和协作,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统一平台,整合各类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促进行业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合作,共同解决共性问题。同时,鼓励企业和服务商在平台上进行合作,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共建共享。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开展培训和实践项目,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供给,同时共同开展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的增长。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