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第31号提案的答复
张店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31
建议人: 于慧
主办单位: 张店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答复时间: 2023-06-14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于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区中小微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中小微市场主体融资较难的问题”及“在解决融资难题上精准发力”的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实施信贷扩容工程

1. 鼓励银行大力开发信贷新产品。今年年初,区金管局领导班子密集走访驻地银行,鼓励引导各银行机构充分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聚焦信贷扩容目标,结合普惠金融改革突破,推进信贷产品创新。目前多家银行陆续推出信贷新产品,如威海银行淄博分行推出“烧烤e贷”,浦发银行淄博分行推出“银信贷”,齐商银行推出“e齐房抵贷”,中国银行淄博分行推出“齐岗贷”和“公积金贷”,推出“园区贷”、“人才倍增贷”。

2. 切实提高实体企业信贷获取能力和降低信贷获取成本。今年五月份区金管局召开张店区“金翼行动”金融机构座谈会,推动银行业机构在贷款准入、授信额度、还款方式、利率优惠、抵质押方式、贷款期限等方面持续开展创新,不盲目惜贷、压贷、抽贷、断贷。运用首贷培植、无还本续贷、银税互动等多种举措,切实提高实体企业信贷获取能力和降低信贷获取成本。近期民生银行淄博分行推出“采购e贷”,有效提高了企业信贷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3. 强化线上融资平台功能。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淄博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淄博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创建于202212月份,是由淄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局依托淄博市城市大数据平台,专为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的线上线下融资服务平台,特别针对疫情结束后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资金紧张的困难情况。平台优选我市金融产品160项,其中多半涉及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种类多,门槛低,可选择性强,可在线咨询,可在线申请。二是区金管局专门开发张店区“贷款需求征集”小程序。在原有张店区“贷款直通”小程序的基础上,我局委托中介机构专门开发升级版的“贷款需求征集”小程序。新的程序将涵盖所有驻地银行机构,届时将为我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线上融资平台。

(二)完善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服务机制

1. 健全企业金融诉求交流机制。目前,区金管局正牵头打造政银企对接“六个一”金融服务品牌,即“一码、一站、一厅、一室、一会、一月”。通过“线上+线下”、“行业+园区”、“常态+定制”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金融需求交流平台,建设线上“一码式金融需求云驿站”,实现全区不同镇办、不同管理部门、不同行业企业金融需求只扫一码;与重点商务楼宇、产业(创业)园区、核心商圈、驻地金融机构合作铺设线下张店区金融驿站,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最后一公里”;鼓励有条件的镇办和金融机构建设金融会客厅常态化开展“行长沙龙”“董秘沙龙”等综合金融服务;打造重点项目“金融诊室”,针对重点疑难项目会商研判;每年召开一次省级以上金融会议活跃金融氛围;每年确定一月设为“金融服务活动月”集中组织各部门单位和镇办举办大型政银企对接宣传活动。今年四月下旬,区金管局“重点项目金融诊室”首次亮相,针对淄博市口腔医院迁建项目资金缺口,我局组织邀请青岛银行、齐商银行、工商银行等七家银行与项目方探讨贷款事宜,解决了项目制约瓶颈。

2. 广泛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作为金融行业管理和服务部门,区金管局安排筹划针对单个企业需求,及时组织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特色化对接服务;针对不同经济行业、不同产业链条,利用好全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牵头作用,每年至少组织1次政银企对接大会;通过组织“金融周”、“金融月”等集中活动,针对产业(创业)园区、重点商务楼宇、重点商圈,发挥好管理单位职责,每年至少组织1次政银企活动,打造政府、银行、企业常态化交流环境。针对局部环境变化或者意外风险造成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优良企业,协调有关银行金融与企业进行对接,通过闭环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解决企业资金需求。今年五月中旬,我局针对山东齐赢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融资难问题,协调兴业银行现场对接,为企业落实授信4.52亿元,仅用5个工作日审批,迅速放款2.82亿元,为产业园项目实施注入“金融活水”。

3. 完善市场主体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今年5月下旬,区金管局与区信用办合作,推选张店区市场主体金融领域公共信用评价优质示范企业,并制定我区诚信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成功举办了张店区金融领域2023年诚信示范企业颁证仪式,表彰我区十佳金融诚信企业。着力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完善财政金融联动服务机制

1. 大力推行“政银担”产品。今年以来,区金管局推动山东齐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张店农商银行合作出台了金融促消费系列信贷产品:“齐担文旅振兴贷”“齐担电商流量贷”“齐担品牌成长贷”“金炉惠享贷”等金融促消费信贷产品,增加对消费信贷支持。下一步,我局将牵头推动“政银担”业务上量扩面,支持山东齐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银行深化政银担合作,合理调降担保费率,取消或减少反担保要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企业负担,力争年内发放政银担助企贷款1亿元以上。

2. 拓宽应急转贷应用场景。区金管局支持山东国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政策性应急转贷基金支持作用,进一步做大应急转贷资金规模,通过财政政策补贴降低政府性应急转贷费率。开展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转贷工作,灵活采取展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变更授信品种、调整还款方式等形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应急转贷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力争全年运用应急转贷资金突破10亿元,信贷投放总量实现新增长。

二、针对“在提振消费市场活力上全面发力”的建议的落实情况

1. 落实省市消费券活动。今年以来,区商务局组织35家零售门店参加全市“惠享淄博 喜迎新春”超市消费券活动;组织20家餐饮企业参加惠享淄博餐饮消费活动。254S店继续参与全市汽车消费券活动。

2. 组织大型商贸企业开展各种促销费活动。春节、五一期间,万达广场开展“乐生活 惠购物”相约万达活动,银座商城开展“IN祈中国年”活动,大润发超市开展“逛大润发,寻烟火年味”活动,各大商贸企业带动客流200多万人次左右,销售额3亿元左右。

3. 组织宝凤食品、第一店花生油等老字号企业参加“老字号新春购物节”、“黄河大集”线上销售等促销费活动。

4.  422-522日区商务局开展张店区2023消费惠民系列活动,在餐饮、家电领域发放消费券。针对餐饮领域发放100万元消费券,针对家电领域发放50万元消费券,分别于422日与51日进行了发放。其中,除普通券以外,针对各参与商家各发放了1万元的定向券,针对万达、万象汇等综合体各发放3.5万元定向券。

5. 拟于下半年在零售、汽车等领域开展消费券发放、企业促销专场等一系列活动,并探索政企联动、产品展销等新的活动模式,丰富居民消费体验,带动全区消费提质升级。

 

 

张店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614

《关于促进我区中小微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区中小微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小微市场主体生存压力增加,困境凸显。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区中小微市场主体大都出现数量下降、营收下滑,资金链紧张,大幅裁减员工等问题。截至2022年12月30日,我区新增市场主体19181户,其中企业类5809户,个体工商户13372户,同比下降-6.75%,-7.31%,-6.50%。注销市场主体13284户,其中,企业2973户,个体工商户10311,同比增长19.10%,5.31%,23.77%。同时结合调研数据,90%的企业反映营业收入下降,82%的企业反映综合成本增加,尤其是人力成本,34%的企业反映存在净利润亏损,其他大多数表示净利润率下滑明显,25%的企业反映有所裁员,部分餐饮、文旅等行业主体被迫停止营业甚至倒闭。 二是中小微市场主体融资较难。今年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政策,包括春风贷、创业担保贷、人才贷、技改专项贷等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了部分中小微市场主体融资困难的问题。但多数中小微市场主体由于规模小、个体差异性大、缺乏自有资产等特点,加之银行风控仍然很紧,门槛不降要求不减,以质押为主的传统担保方式很难满足其资金需求,与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不足。同时效益较好的部分企业反映,他们没有提交贷款申请,因为符合贷款条件,银行主动联系他们要求他们贷款,这就导致有些中小微市场主体被动背上贷款,部分真正有贷款需求的仍需要通过民间借贷等承担高额利息。 三是人才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裁员,群体就业压力加大,同时,结构性失衡更加明显,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很多企业反映现在年轻人留不住,跳槽频繁,很多签订实习协议,但是真正毕业后愿意留下工作的很少;企业发展所需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招收对口人才更难;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薪酬条件、工作时间等因素要求与企业实际能提供的标准不匹配,加之企业经营状况不景气,工资福利待遇缺少竞争力等等。 四是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但是在某些细节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比如说城管部门有关执法人员对很多沿街商铺业主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机械”执法,缺少必要的温度和温情。以水晶街为例,政府购买的第三方服务管理公司会不定时对商铺外观不达标情况(在店门口摆放物品等)进行拍照取证后,通知属地城管,城管对问题商户进行现场督导,商户进行整改。但在此过程中城管并没有向商户解释说明整改处理的依据,更没有宣传相关政策,只是告知必须这样整改,过后商户可能还在店铺门口继续摆放有关物品,导致新一轮的“拍照一通知一整改”循环反复。其实大多数沿街商铺都是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多处在创业阶段,很大一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疫情背景下,小本经营本就举步维艰,这种执法模式无疑给商户带来诸多反感与不理解,同时也打击了商户的经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