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平台 打造履职名片 | |||
| |||
记者近日来到淄博张店政协委员太平社区联络站时,张店和平街道政协工作室主任、来自基层界别的政协委员朱勇正在接待三名来访群众。佳和社区的沈元萍是来反映社区流浪狗、流浪猫泛滥和扰民问题;通济社区的刘文利则反映某些社区少量居民种菜问题。 这是张店区政协因地制宜、重在基层、探索创新、注重实效,加强“一室一站一中心”标准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政协委员在行动 在和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处布置整齐的办公室门前挂着政协委员太平社区联络站的牌子。办公室内,醒目地悬挂着委员接待日值班表、委员精准帮扶“一对一”一览表和政协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据了解,这里是张店区政协委员深入社区了解民情、服务群众的一处“根据地”,和平街道联络组的委员定期会来这里开展履职活动、接待来访群众。 “过去,许多政协委员参加活动少,主要原因还是活动场所和履职平台建设不够。2017年,张店区政协加大‘一室一站一中心’标准化建设,委员履职积极性大为提高。”张店区政协秘书长张京鲁对记者介绍。 打造“升级版”的履职平台 张店区政协进行的“一室一站一中心”标准化建设,就是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标牌、有制度、有活动、有特色、有档案的“七有”标准,推动建设“升级版”的政协工作室、政协委员社区联络站和界别活动中心,在各镇(街道)、社区、界别搭建集学习交流、收集民意、调研走访、服务群众等功能为一体的履职平台。它既是上下联通的“传声器”、维护稳定的“稳压器”,也是推动委员努力工作的“履职名片”。 张店区各镇(街道)政协工作室建设在“一室一站一中心”中具有桥梁和纽带的地位及作用。工作室除主任外,还确定2名人员负责政协工作;各镇(街道)在便民服务中心设专门办公室作为委员履职活动场所,悬挂“XX镇(街道)政协工作室”牌匾或标牌;工作室职责、集中学习、调研视察、评比考核等制度上墙公示;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形成活动记录。而在全区12个镇、街道建设的政协委员社区联络站,则打通了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建起区、镇(街道)、社区三级政协工作网络。 委员“唱戏”效果好 政协搭建好了委员联络活动平台,委员个人唱好“履职戏”积极性大大提高,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多了起来。如迎春苑社区联络站收集反映的《关于维稳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就是在对居民零星意见调研基础上形成的,采纳落实后对相关部门工作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安康家园社区联络站收集反映的《关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注重做好下岗员工安抚工作的建议》,将群众呼声和意愿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上报。淄博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重视职工权益保护,解决职工培训、再就业和创业问题。 由于联络组委员经常性地参加履职活动,彻底改变了过去“年常委”“季委员”的形象。房镇镇远景花园社区、傅家镇鑫盛嘉园社区等政协委员联络站多次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活动,为居民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太平社区联络站工作人员王炳利说:“由于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呼声,充分为党委政府做好排忧解难工作,方方面面对我们给予了充分肯定。” 张店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徐俊杰说:“2017年,我们灵活召开双月议事座谈会,委员既紧盯民生发展大事,又不放过‘鸡毛蒜皮’小事;政协文史工作成绩突出,编纂出版发行《张店乡村记忆》,同时启动了《张店城市记忆》编纂工作;我们还不断优化委员服务管理,提升了机关工作效能……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提升‘一室一站一中心’建设运行水平,着力促进政协经常性工作出色出彩,为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